一晃而换新工作已经一年了,最近这段时间工作很不愉快,和朋友父母聊了聊,也在网上看了些其他同行业人的经验,发现自己到了职业生涯一个转折点:我是否要在本行业继续做下去?还是及时止损,换行重来?
工作缺点
工作不愉快主要源于以下三点:
1.工作时间过长导致个人可支配时间太少
虽然相对于其他同事,我所在的项目时间并没有那么紧张,但一周下来纯粹的工作时间至少也有50小时(不包含中途吃饭、午休等休息时间),而且由于项目在本地,需要在城区不同客户之前往返,导致通勤时间过长,一般一天从早上8点至晚上10点,都被工作所占据。
2.工作内容的无价值感
经过半年多的时间,我对于我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内容基本摸清了。这段时间这几个项目仍然重复之前的内容,而且由于其特殊性,导致工作停留在形式主义,只需要表面工作内容,无任何挑战,都是批量重复的工作任务,用项目组的话来说:“是个人就能做”。每晚回顾当日工作,我都找不到自己有什么特别大的进步,基本都是微小琐碎的收获。
3.性价比极低
“钱少事多”就是这份工作的代言。互联网行业虽然因为996被人诟病,然而其足够高的薪酬回报仍然刺激很多人不断进入。这个行业的工作不仅时间长,薪水还很低。而且由于最近经济下行,从去年到今年,明显感觉到公司对于薪酬政策不断收紧,干的事情比以前多,回报却比以前少。
当我写下上述三点的时候,我突然感觉很荒谬,为什么我迟迟犹豫不愿意转行呢?这份工作占据了我太多的时间,而我从中的收获又那么少。
工作优点
之前说了这份工作的坏处,也谈谈这份工作的优点:
1.人际关系简单,和同事相处轻松愉悦
这份工作在人际关系上没得挑,目前没遇到各种人际方面的糟心事。
2.项目制,可以接触很多不同行业的公司和人员
这个行业是以项目为核心,会接触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公司,不会一成不变,可以接触很多新事物。虽然最近接触的项目都很烂,但公司也有些好的项目,满足我可以“工作内容具有挑战性,可以快速学习成长”的期望。当初进入这个行业,最核心的期望就是这一点:通过接触不同公司,在锻炼专业知识的同时,摸索商业世界。
3.底层被剥削,但中上层收益不错
这个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工作内容已经高度流程化,对于执行层面的基层,真的不需要太多的能力,因此薪酬压得很低:基层可替代性太强,不具有挽留的价值。然而如果能在这个行业熬五年以上,薪酬相较于同年的其他人比较可观(虽然工作强度也更大),导致很少工作5年以上的人会跳出这个行业。
4.在本行业工作几年后,跳出去可选择的机会很多
这一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了。在前十年,这的确是事实,然而这几年由于经济增长势头下降以及坑位被占,跳出去找到好工作的可能性越来越低了,从公司很多出去后又申请回来的人就可以看出来。
为什么这还算一个优点呢?因为很多人都相信这一点,这是一个虚假的优点。由于信息滞后性,很多人因为这一点进入这个行业,然而形式早已不复从前。
未来如何
虽然写了这么多,理智上认为自己应该止损离开转行,然而我并没有下定决心。
仔细想了想自己的想法,发现阻碍我离开的主要有两点:
1.对未知的恐惧
一是没有信心,毕业后一切能力锻炼和规划都围绕这个领域,如果现在转行,我该转去什么行业?我能否转行成功?虽然目前很不好,但如果转行就会更好吗?尤其在经济状况不断恶化的现在,我能否接受更坏的结果?
2.仍对本工作抱有期待
这份工作最初吸引我的两点,目前看起来还有可能实现——如果我参与其他好的项目上去。项目制形式对我的吸引力还很高,我不太愿意一直呆在一家公司里,一直接触特定的人和从事同样的工作。
最近传言公司在不久后要大规模裁员,如果到时被裁了,可能我会被动离开这个行业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