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惯例,每天打开简书,滑一滑首页推荐的好文。
今天有推荐一位00后的佳作,拜读后,内心很感慨“原来真的有天赋这东西的存在!”
真的有人是老天爷按头赏饭吃,可能这样说对别人非常不公平 ,轻飘飘的一句话就把别人为此付出的辛劳与努力全部抹灭了。
但确实有些人在某些方面的领悟与天赋远超大部分人,所谓“天赋异禀”。但努力与坚持肯定也是必不可少的,所谓“一万小时定律”。
曾经我也以为我在“写作文”这件事上有些特殊的天赋,至少远超身边的同学。毕竟我是受到语文老师的青睐的,作文常常是课堂范例。但我并不满足,想要得到更多的关注。于是,我常常在每周上交的周记里面写一些异常悲观的话,常常贬低自己一文不值想以此来得到语文老师的另眼关注,但我的小九九常常落空。
记忆里还有一件事也是我想忘也忘不了的,要追溯这件事的话,回忆的时间可能还得往前跑一点。
升初一的时候我爱的依然是语文课,所以当我知道语文老师是一位小老头的时候是很开心的。因为我觉得小老头就是很慈爱的,莫名的自发的拉进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我记得第一次布置的作文我是很努力的想要写好让老师知道我这个学生的,所以我将曾经读到过的一篇作文凭借记忆回想大概轮廓,用自己的话编了一篇作文。我以为我会得到一个优+,忐忑的等待语文课的到来。然而等来的是严厉的批评,老师的第一句话是“没想到你们还有这么多人抄袭作文”。我整个人都不相信也不觉得自己是“抄袭”,下发的作文本上,老师红色的批注醒目的在那里“一个初中生,小小年纪,面对下雨天不可能有这么深刻的感悟”。
我急了,我不但没有如愿得到老师所谓的“青睐”,反而让老师觉得我是一个可耻的“剽窃者”。我记得我哭了,放学的时候是被同桌搀扶着一路哭回宿舍的,同校的姐姐问我怎么了,“老师说她作文是抄来的”同桌回复道。其实我到现在都记得,我并不是因为这个感觉到委屈才哭的。我哭就是简单的“矫情”,想要得到“关注”。
所以对于“作文”这个东西,我既不算拥有“天赋”,也不算拥有“热爱”,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放弃的这么自然简单了。或许是在我苦苦模仿别人遣词造句而不得的时候,或许是在我第一次“创作”失败的时候,或许就是我结束学业走上社会的时候,不管是什么时候,丢了就是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