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口口声声,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应该看着你们”
“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但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
这是B站献给新一代的青年宣传片《后浪》中的导入语,热血洋溢的文案措辞和正能量的宣传,给予当代年轻人极大的赞同和认可,让无数人深受鼓舞,为此感动,一时间刷爆了各大社交网站。

视频里有人巴黎街头起舞,有人跑到山顶去看极光,有人锦衣华服漫步日本东京街头,有人携电竞队伍斩获世界冠军,有人抬着昂贵的摄影设备去拍云海,有人...

但是视频里那1%的潇洒年轻人,根本不能代表当下的大多数。谁能定义当代青年人?
在前浪的眼中,我们普遍是幸运的,是这个时代的宠儿,我们拥有丰富多彩的选择......

实际上的“后浪”,他们通常脸上有灰,心中仍有梦想。与其说视频中“后浪”的生活代表我们,还不如说视频里的“后浪”是我们这一代人都渴望的理想生活。
正是因为心中有理想,所以我们才会在很艰难的时候心中也闪烁着光芒,因为我们想要自己亲手去掌握那个选择权。
为了这个选择权,我们都在各自的领域中努力着,实验室中的我们是精确到每一毫米的存在;保家卫国的我们是辛苦训练的,更甚至连户口本上的那一页独属于个人档案的资料也被撕去,我们像极了无家的游民;在医院的我们为了一台手术打醒十二分精神,只为了能挽救多一个人的生命;在菜市场的我们因为能省几块钱而跟商贩正得面红耳赤;在办公室的我们为了多挣200块,而希望多加一点班...

我们想要的很多,但得到的却很少。在22—30岁之间的我们,可能都是被选择的,但熬过了这一阶段,我们想要的东西应该就会回头看看我们了。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要记住我们永远年轻,只要心中的少年不死,那我们就永远年轻。
“欲买桂花和载酒,终似,少年游”。(将“终不似”改为“似”)
“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一石激起千层浪,千层浪卷万重山。”
依旧是相信梦想和远方,虽然现实彻骨寒凉。我们一边渴望着被定义,也不想被定义。

世故和物质的生活,永远会给我们当头一棒,但是却无法阻挡我们追求治愈心灵的诗和远方。
梦想很大也很远,但是永不放弃心中的希冀。
年轻人,该怎么被定义?只要我们自己知道。
不甘于被定义,也敢于接受定义。

拥有属于自己的不被世俗所掩盖的思想,带着倔强和不甘奔向远方。
寻找独属于自己的存在感,在骑行眼镜的衬托下变得不再惧怕炙热的阳光。
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去坚持,尽管不被承认,也要自娱自乐到底。
认可自己,才会遇见更多被看见,被认可的的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