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生活中的减法哲学

生活中的减法哲学

作者: 傳說劍客 | 来源:发表于2017-04-24 15:04 被阅读0次

我在生活中很长一段时间里,经常遇到同样的困扰,去年穿过的外套不知道放在衣柜那个角落,以前穿过的球鞋不知放在鞋柜哪个地方,明明放在抽屉的东西怎么也找不到?收拾干净没多久的房间又变得以前一样凌乱不堪了。

直到遇到了《断舍离》 ,我才从这种混乱的生活中摆脱出来。刚开始我只是抱着能学一点整理术、收纳术的心态翻开这本书,但结果山下英子老师的《断舍离》给我的帮助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对物品的整理,更是对内心混沌的整理,让我原本因环境变得糟糕的内心重新获得愉悦,使我的生活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作者山下英子是日本东京人,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部,通过瑜伽参透了放下心中执念的修行哲学“断行,舍行,离行” ,随后致力于提倡这种概念为基础的、任何人都能亲身实践的心整理术断舍离,通过对日常家居环境的收拾整理,改变意识,脱离物欲和执念,过上自由舒适的生活。举办过1000多场的断舍离讲座,引起日本各大媒体采访,掀起了一轮轮全名断舍离的热潮。我最看中的是这套理论是经过讲座中诸多学员亲身实践认可,可行的。

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空间。三者相辅相成,有层层递进,透露出禅修独有的智慧。通过收拾、舍弃没用的破烂儿,卖掉、赠送不需要的物品,使得下次购物前三思。断绝不需要的东西,只添置必须的物品,最后让内心脱离执念,达到愉悦。

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乍一听有点惊讶,但仔细思考对这样的观点又不住地点头称赞。山下英子通过思考“物”与“我”的关系,得出“我要用这东西,所以它很必要”,而不是“这东西还能用,所以要留下来”。主角永远是“我”,时间轴永远是当下的结论。这个观点是我今后整理物品的重要依据,只要是当下对我无用的物品一律处理掉。仅仅是这一点就让我生活的空间更加宽广了。以前会抱着“总有一天说不定会用得上”的心态,但现在坚决对它说不。经济学中著名的2|8定理在这里也适用:具有实际价值并且仍在发挥作用的物品,只占所有物品的两成,绝大多数时候光靠这20%东西就足以应付生活了。

书中还提到了断舍离的具体实践方法:集中于一点,以此提高动机;一切从扔东西开始;将大中小三分法用到整理收纳上;利用七、五、一的总量限制原则,打造充裕的空间。

我相信通过断舍离,你将重新认识身边的物品,理清物品与自己的关系;你将重新认识你自己,找回对自己的了解和信任;你将重新认识这个世界,找回整个宇宙的支援和能量。

相关文章

  • 生活中的减法哲学

    我在生活中很长一段时间里,经常遇到同样的困扰,去年穿过的外套不知道放在衣柜那个角落,以前穿过的球鞋不知放在鞋柜哪个...

  • 生活中的定律——减法哲学

    减法哲学:化复杂为简单现在的时代里,我们总是奉行着加法和乘法,不断地追求更大的利益和权力,不断地索取。其实,人生有...

  • 给生活作减法的哲学

    今天我要分享一本书,就是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写的《断舍离》,这本书为什么吸引我呢,因为它的重点不在于整...

  • 生活中的减法

    人生中很多时候常常会出现许多选择,怎样的选择决定怎样的结果。 有时候不是行动没有带给我们想要的结果...

  • 生活中的减法

    在生活中,我们一般都爱做加法。比如购衣服,购买鞋、购买书籍或日常用品等等。使屋里的东西越来越多,最终导致屋...

  • 生活中的减法

    文/陶妈 生活是减法不是加法, 减去烦恼和忧患, 减去累赘和负担, 减去一切负能量, 保持一种零的状态, 超越得失...

  • 生活中的“减法”

    现代生活节奏太快,每个人都在匆匆忙忙,忙着工作、忙着孩子、忙着应酬、甚至还要忙着去玩,如果不忙就好似不能体...

  • 生活中的减法

    今天看到一个写断舍离需要抛弃的一百样东西,有一定的借鉴。家里乱杂物很多,就是觉得这个东西丢了可惜说不定以后我还用得...

  • 减法哲学

    文/夏子 Day 2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 人生中多用“减法"去生活

    人生中多用减法去生活,体现“少即是多"的生活哲学。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曾为穿上一件新衣服而欢欣雀跃,也曾为有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活中的减法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rrp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