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825372/26e533bcb6afb085.jpg)
还记得那天是深秋的某个周末,我正在被窝里酣睡,突然被刺耳的电话铃声吵醒,我在被窝里翻了个身,无奈的将一只手伸向床头的手机。接完电话后,我已经差不多清醒,看了看时间八点半,懒癌晚期的我坐在床上稍微就结了一下,是去昨天晚上就已经决定好的书店,还是继续跟以前的周末一样在床上躺尸,毕竟这样的天气还是比较适合待在家里。最后我还是挣扎的起床了,因为我不想再继续废下去了,我必须做些什么来改变这一切。
下了地铁之后,我环顾四周,并没有找到我应该走的方向,想了想我好像有差不多一年没有来这个地方了,找不到方向也是应该的。最后还是掏出手机,打开地图,跟着导航到达目的地。进了商场之后我直奔二楼的书店,直接在电脑里寻找我要的书,可惜很遗憾并没有找到我要的书,我只能在书店里百般无聊的闲逛,希望可以找到能够让我停下来的书,最后看到了余华的《活着》,在旁边有另一本书静静的躺在那里《追风筝的人》,我果断选择了余华的书,因为早就听说了这本书的名字,但是一直没有机会拜读。
不知道过了多久,是两个小时还是三个小时,我拖着沉重的步伐,将那本《活着》放回了原来的地方,我坐在书架对面的长椅上,沉浸在福贵孤苦的一生中,突然眼睛的余光一扫,看到了那本《追风筝的人》,然后犹豫的伸出手,翻到背面看到了简介,很好,这个简介成功的吸引了我。
我在儿时的时候,也曾拥有过一段阿米尔与哈桑那样友情,可惜我们已经已经有整整五年没有联络了,以后可能也不会再有联系,因为我不是哈桑,她也不是阿米尔,那段友情只能放在回忆里,放不下,也忘不掉。
这本书从开篇就牢牢的吸引着我,书中从两个男孩无忧无虑的童年开始描写,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之间慢慢的出现了种族这道鸿沟,书中所描写的战火,身处和平年代的我,可能无法体会,但哈桑无疑是种族歧视和战争下的牺牲品。其实我很羡慕阿米尔,他有一个忠诚的朋友,但是他的懦弱和自私毁了这一切,这是再我读完这本书之后一直愤恨不已的地方,如果他可以勇敢一点,在哈桑遭遇不幸的时候可以挺身而出,或许在不幸发生之后如果他可以大度一点,哈桑的结局或许就不会那样悲惨,但是生活中的人大多如阿米尔那般懦弱,那般自私。
人往往都是在失去之后,才知道珍惜,却不知失而复得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如果你也有一个像哈桑那样的朋友,请牢牢抓紧她,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为你千千万万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