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立志 自省 有恒
道光二十年,曾国藩进京入翰林院为官。
当时的翰林院,虽是一个衙门,但它更像是一所学院。在这里,有巨量的藏书,西方人称这里是“当时世界上最古老悠久、收藏最丰富的图书馆”。能够进入翰林院的,都是全国各地精英中的精英。
曾国藩是一位从湖南乡下走出来的青年,无论学问还是见识都少的可怜,除了读过科举考试类的书之外,其他的书读的很少,言谈举止中,免不了有些粗俗鄙陋,修养不够。
人人都渴望自我完善,追求完美,曾国藩也是这样。三十岁这一年,他决定脱胎换骨,学做 “圣人” 。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也就是说,要么做一个浑浑噩噩的人,要么做一个圣人,没有中间道路可选。
何谓 “圣人” ?曾国藩理解,所谓 “圣人” 就是通过自己的勤学苦修体悟了天理,掌握了天下万物运行的规律。这样,他的一举一动,无不合宜,就可以经邦治国,造福百姓,使整个国家达到大治的状态,而自己也可以立功立德立言,万世不朽。
志向何其远大,如何才能做到啊?曾国藩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写日记。通过写日记的方式,对自己每日的所思所为进行自检和反省。
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对于自己最爱犯的“言不由衷”“虚伪”“浮夸”的毛病,他在日记中反省道:“予此病甚深。孔子之所谓巧令,孟子之所谓,其我之谓乎?……试思此求悦于人之念,君子乎?女子小人乎?”也就是说,动不动就随口夸人,这正是孔子所说的“巧令”,是小人行径。曾国藩反思,评论人夸奖人要慎重,这样人家才会拿自己的话当回事。“我诚能言必忠信,不欺人,不妄语,积久人自知之。不赞,人亦不怪。苟有试而誉人,人且引以为重。若日日誉人,人必不重我言矣!欺人自欺,灭忠信,丧廉耻,皆在于此,切戒切戒!”所以每次与人聊天后,他都要在日记中写下聊了哪些内容,一犯“虚伪”之病就自我痛责,绝不轻轻放过。
从道光二十二年(1842)十月一日开始,曾国藩每日用恭楷写日记。把一天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都要细细地过一遍,反省哪件事做得不对,哪句话说得不好,“痛自警醒”,记载下来,深刻反省。
曾国藩一生最推崇的品质是 “有恒” 。要做到有恒,真的很难。曾国藩说:“极耐得苦,故能艰难驰驱,为一代之伟人。” ,“有恒为作圣之基” 。
在修炼的路上,曾国藩也有熬不下去的时候,怎么办?唯有以强悍的蛮劲打通此关。他以练习书法为例,说明人在困难、倦怠、麻木面前应该如何做:“(写字写到)手愈拙,字愈丑,意兴愈低,所谓困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习字,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曾国藩就是用这样简单的方法,修炼一生。从青年到老年,曾国藩都生活在不停地自省中,每天都在日记中不断反省自己的缺点,纠正自己的行为。从生到死,他都生活在 “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战战兢兢” 之中。把自己年轻时的粗俗,鄙陋,虚夸,暴躁脾气等毛病,一点点地改正,到了晚年,依旧坚持写日记自省。
以下是曾国藩晚年的几段日记:
同治八年(1869年,曾国藩逝世前三年)八月二十日:
念生平所作事,错谬甚多,久居高位而德行学问一无可取,后世将讥议交加,愧悔无及。
同治九年(1870)三月三十日:
日内因眼病日笃,老而无成,焦灼殊甚。究其所以郁郁不畅者,总由名心未死之故,当痛惩之,以养余年。
去世前的同治十一年(1872)二月初一日,他还在日记当中这样批评自己,他说:
余精神散漫已久,凡遇应了结之件,久不能完。……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大徒伤,不胜悚惶惭赧。
六十二岁时已经功成名就的他,在日记中的自责自省,和他三十岁立志做圣人的时候,仍然一模一样。
曾国藩几十年如一日,在一次又一次的反复磨炼中,其气质性格渐渐发生着变化。他做事越来越有恒心、有毅力,待人接物越来越宽厚、周到、真诚,朋友一天比一天多。他的品质越来越纯粹,站得越来越高,看得越来越远。
晚年,曾国藩总结自己的人生体会说,人的一生,就如同一个果子成熟的过程:不能着急,也不可懈怠。人的努力与天的栽培,会让一棵树静静长高,也会让一个人慢慢成熟:“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曾国藩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一个资质非常平庸的人,如果真的实心实意进行自我完善,通过 “陶冶变化” ,可以成为超人。他的胸襟可以扩展十倍,他的见识可以高明十倍,他的气质可以纯净十倍,再愚钝的人也会变得跟以前完全不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