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短短的一生,忙忙碌碌,为了许多的身外之物,一些人撇家舍业,饱尝艰难。一些人生来富贵,未经挫折,坐拥万千。
如果我已经温饱,有能力过上粗茶淡饭的自给自足生活,还有必要再去为了更大的财富奋斗吗?或者说我接下来的奋斗意义在哪里?人生的追求在哪里?能否抛弃世俗偏见,知足常乐,安贫乐道呢?除了金钱,拿什么来衡量普通人短暂而又浅薄的一生呢?
一千八百年前,杜甫官至中书舍人,距离宰相一步之遥,可他牵扯到一起案子,一边是姻亲故旧,一边是好友知己,作为主审官进退两难,后其放弃中书舍人一职,远离了朝堂。后来的史书没有过多着墨位极人臣的宰相首辅,反而是白身杜甫留下浓墨重彩一笔。
不知他辞官前的夜晚是否也辗转反侧,是否也感叹命运无常,那时他一定不会想到一千八百年后有个寂寂无名的普通人正在感慨他的感慨。
《康熙王朝》里,姚启圣是一代大才,为了实现收复郑氏台湾,下令九十天迁界禁海三十里,民不聊生也在所不惜。试想将来史书只会记录他是收台大将,封疆大吏,丰功伟绩下不会记录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任何成大事的人,都需要一些细小的代价来成就伟业,可面对或许成为代价的我们自己,又能否做到甘当历史的灰尘呢?
即将而立,我是没有可能成为留名史书的大人物了,当几千年过去后,后人研读这段历史时,不知又会是谁人的青史留名,历史的墨笔下,我又能否留下一个墨点呢?
千年之后的人呐,亿万分之一的概率看到了这,也请小小驻足。希望你们能得寻生命的意义,能超脱红尘,能留名史书,再不为这世俗困扰,人人都是红尘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