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6596546/f48bcf626bf32db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6596546/208160a5b8c39391.jpg)
我现在要求自己每读完一本书,就要写出自己的读后感,一是督促自己多读书,二是在自己的文字总结中感受成长的变化。《人生》这本书让我的印象很深刻,没有即时写出读后感,也是因为当时沉浸书中,没有多余的想象空间。我很喜欢这样的记实小说,能让我更准确的对事对人,说出一二。文中的主人公高加林,因为凭借自己读了书,有了文化,在那个落后的时代,便有些自命不凡,觉得自己不与剖喽为类,一直在等待有朝一日,出人头地,跳出农村的井底,奔向属于自己的远方。因此在备受事实打击后,偶然得到了人生的知己,在同一片天空下,享受满足并珍惜,由于叔叔的退伍返乡,工作安排,他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一切都朝着他想象的方向发展,他开始大展拳脚,无所畏惧,渐行渐远,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人,从此与过去的一切有了代沟,就在他正沉浸其中之时,命运把他打回了现实,相继的失去让他领悟人生的真谛。我在读这本书时,我的感受也是在主角逆袭的时候最为强烈的,我当时觉得书就是书,他永远会弥补现实的遗憾,用想象创造机会,追求完美,我当时还很失望,后来随着主角的命运一再变化,可能也就是在当时,共鸣随之而来,不愧是路遥的作品,给了你远方,也让你关注眼前的现实。书中说的很好,不基于现实的理想是幻想是空想,他会让年轻人多走弯路。我喜欢这本书,是因为他贴近现实,我们不愿意接受生活的90%都是平凡的真相,自命不凡,而后心比天高,而后在命运和现实面前,摔得很重。书中说的,人生的路看似很漫长,但要紧就是几步,特别是年轻的时候。也许正是这句话让更多的年轻人有了危机感,才会不顾现实,用力过猛,盲目追求,忘了自己的根本。从而失去再也无法找回的人和事。包括我自己也是,虽然在努力工作,知足常乐,但却并不满足于现状,觉得看不上眼前的工作,也看不上那些为了这份工作还在拼命内卷的同行,我总觉得有朝一日,我也会不限于此,在自己的工作之余,去提升思想,去改善自己,不想过一眼看到头的日子,因此作者的话,给我触动很大,但是文中的事实让我们知道,一切都不是盲目的,基于事实和现实,要适合自己,要与自己相匹配。接受生活的平凡,不是躺平,是让你在努力过后既能享受成功的收获,也能坦然面对石沉大海的平静,我们要有越过高山的勇气,也有如履平地的轻盈,这一生,只管努力,无所畏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