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在朋友圈里分享自己的生活是件有风险的事情,因为如果分享“好的生活”,可能会引来嫉妒和诋毁,而分享“不好的生活”,也可能会招致奚落和嘲笑。
于是许多人就不再爱发朋友圈了,转而在微博等别的社交平台上分享生活。
你也是这样吗?你的朋友圈是三天可见,还是全部可见呢?是分组发,还是不分组发呢?你还会发朋友圈吗......
分享生活确实面临被非议的风险,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应该收起自己的故事。
朋友圈的本质功能是维系联系,分享生活点滴。我们不应过于在意他人评判,而应该保持真诚分享的初衷。
我的朋友圈采取部分保密的策略,只有亲近好友可以看全。在他们中间,我大方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刻意修饰。他们了解我的真实状态,不会随意批评非议。
同时,我也用真挚的态度体会他人的故事,给予鼓励和支持。
朋友圈就像我们的家,需要用真诚、尊重和理解装饰。
当大家抱着友好和宽容的心态,它就会成为我们连接彼此、分享喜悦的温暖小屋。相信许多过去被誉为“低级趣味”的事物,其实也可以因我们的态度而焕发出崭新意义。
也许,可以根据一些小策略来发朋友圈,能够平衡一些:
1. 我们应该根据自身价值观和定位,照顾不同群体的感受,采取适当的分享策略,而不是完全收起自己的故事。
2. 面对他人的非议,我们可以保持自信和开放,与评判者进行理性交流,消除偏见,而不是选择回避。
3. 我们可以主动体会他人的分享背后含义,给予支持,而不是仅停留在评头论足的层面。
4. 建立互相关怀的社交环境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我们可以从改变自身心态做起,传递正能量。
5. 网络虚拟空间也需要我们用理解、尊重、真诚等素质进行装饰,让其焕发人性光彩。
分享生活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方式,我们应保持初衷,理解评判背后的心理,与他人建立关怀互动,让这一空间充满正能量。这需要每个参与者的共同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