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教化应从人的分化开始

道德教化应从人的分化开始

作者: 道心永恒 | 来源:发表于2018-07-30 13:40 被阅读18次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贫苦工农,通过起义打下天下的。但整体来讲,工农受教育的影响,觉悟并不高,况且共产党是从打倒孔家店的新文化运动起步的,天生存在对民众教化不足的缺陷。但圣祖在世时,洞悉民众需求,威望如日中天,通过政治工作能够把全民动员起来,更难能可贵的是能够以身作则,与民同甘共苦,其道德和感召力能够传导教化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开天辟地的激发了整个民族的潜力和创造力。

现在领导人的威望与圣祖不可同日而语,而且举国以经济为中心,道德教化严重缺位,加上很多领导贪污腐化,既形象不好,又不通达于人情世故,在民族思想精神教育方面,只是泛泛对全民进行语录式的教条要求,加上有些年轻法官缺乏人生阅历,在司法审判中偏离大众价值方向,甚至背离公序良俗,客观上助长了歪风邪气,导致全民性的道德沦丧,邪气肆虐正义维艰。

对于这种局面,也不应该过于悲伤叹息,“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因此要求社会每一个人觉悟都非常高是不现实的。人的觉悟总有个三六九等,社会中有些庸人小人永远不会深明大义,这就是人情世故。但历史总是掌握在有着深刻历史自觉性的贤人手中,他们才是历史前进的引领者,他们才是社会脊梁,甚至有些道家人士,国家太平时他们平平淡淡、甘愿隐居,等到国家变乱了,他们就自觉站出来,主动承担社会拨乱反正的责任。正因为如此,我们国家历史上才有“春秋责备贤者”的说法。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有君子有小人,有庸人有贤人。应该说古代先贤是通达于人情世故的,他们对君子、小人、庸人等的论述,还是发人深省的。了知于此,就可知当前国家思想舆论领域的乱象不足为奇,这本就是人的正常思维的表现。

《论语.季氏》中,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对于君子,我们可以理解为有中心思想,有社会责任感,有历史自觉性,有道德操守的人吧。君子有三个敬畏的地方,一是敬畏天命的因果律,所谓圣人畏因、凡夫畏果,知道从事物的源头做起,如果做了恶事,一定会有殃祸等着你;二是敬畏有德行有操守的人,所谓见贤思齐,遇到贤德的人会悚然警惧,因为容易照见自己的丑陋之处;三是敬畏圣人传承下来的警世言论,因为怕自己做不到,故曾子将“传不习乎”作为日省三乎己的重要内容。

《周易·系辞下》中,“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戒,小人之福也。”大意是,小人没有耻辱,没有仁爱之心,不知道畏惧,没有正义之心,没有好处的事他就不会努力去做,没有被震慑就不会吸取教训。如果有小过失就及时采取惩戒措施,这样可以使小人受到教训,避免犯大错误,这种惩戒是小人的福气啊。

《孔子家语·五仪》中,孔子说:“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圣,有贤。审此五者,则治道毕矣。”

古人所说的小人,与现在理解的小人不同,是与大人相对的一个中性词,更接近于孔子所说的庸人。所谓庸人者,心不存慎终之规,口不吐训格之言,不择贤以托身,不力行以自定,见小暗大而不知所务,从物如流而不知所执。此则庸人也。

人们常说慎终追远,欲慎其终者必追其远,与圣人畏因一个意思,要想避免不好的结果,就要从源头做起。而小人往往是不见棺材不落泪,满嘴脏话,心中没有道德模范,没有人生规划和目标,整日昏昏沉沉过日子,见小利忘大义,偏执于自己看到的小天地,却对大局一无所知,沉醉于物质追求,迷恋于声色犬马,没有精神追求,没有中心思想,不知道自己整天在干什么。

所谓士人者,心有所定,计有所守。虽不能尽道术之本,必有率也;虽不能遍百善之美,必有所也。是故智不务多,务审其所谓;行不务多,务审其所由。智既知之,言既得之,行既由之,则若性命形骸之不可易也。富贵不足以益,贫贱不足以损,此则士人也。中国古代所说士大夫阶层,并非是那些酒囊饭袋的当官者,的确有其精神内核。从另一个角度讲,“士”这个阶层的人,才是中国的脊梁,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性力量。

所谓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忌,仁义在身而色不伐,思虑通明而辞不专,笃行信道,自强不息,油然若将可越而终不可及者。此君子也。

所谓贤者,德不逾闲,行中归绳,言足法于天下而不伤其身,道足化于百姓而不伤于本,富则天下无菀财,施则天下不病贫。此则贤者也。

所谓圣者,德合天地,变通无方,究万事之终始,协品之自然,敷其大道而遂成惰性,明立日月,化行若神,下民不知其德,睹者不识其邻。此圣者也。

党打下江山不易,但治天下更不易,也许我们应该从一个泛泛的政治词汇“人民”中走出来,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甚至根据人的现实表现进行区分,让更多的人成为君子,成为士,这样那些不知羞耻的小人、庸人就会有些许自卑感了,就会知道害臊了,那种情况下也许向君子贤人学习就会蔚然成风。到了那时,也许教化、德化、风化才会自然推行天下。

相关文章

  • 道德教化应从人的分化开始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贫苦工农,通过起义打下天下的。但整体来讲,工农受教育的影响,觉悟并不高,况且共产党是从打倒孔家店的...

  • 第一百零四章 感应同源:感与应从原始状态的“一触式感应”的同源之

    感应同源:感与应从原始状态的“一触式感应”的同源之点同步分化扩容

  • 家庭教育应从人开始

    大家经常问这样的问题:美国教育与中国教育的区别是什么?如何改革中国教育?中美教育区别可能很多,但大家都忽视了中国教...

  • 盛世

    空梦幻山海 刹那度春秋 教化有道德 盛世读诗经

  • 2018-11-27

    淞雲丨文化,是一个民族关于道德、礼仪和自我人格完善的教化,关于这个教化过程,儒家称之为成人之美,亦即完美人格的教化...

  • 人的一生都是被教化的过程. 从一出生开始,到生命结束. 从受教化到自我教化. 从无到有. 或好或坏. 人的意念总会...

  • 学习道德课程教育就一定能怎样吗

    现在的道德课程教育也对于道德教化起到了一些作用, 大部分网友都就事实来谴责这一些人的错误。 现在的道德课程教育对这...

  • 第一百七十四章 道德:生物及其社会分化的社会性组合介质

    道德:生物及其社会分化的社会性组合介质

  • 2017-03-17

    然而人本身有教化的性质。人在利益面前的道德判断将人的道德本性凸显得淋漓尽致。消费社会通过刺激和放大人的利益欲求和欲...

  • 权力异化与道德教化

    权力,比物质、欲望更能使人着迷而不能自拔。拥有权力,可以轻易获取物质,轻易满足欲望,更重要的是,能使他人在自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教化应从人的分化开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rxf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