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265300/263e549a7fb77abd.jpg)
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在门外扫地。
来了一个客人问他:“你是谁呀?”
他很自豪的说:“我是孔子的学生!”
客人就说:“那太好,我能不能请教你一个问题?”
学生很高兴的说:“可以啊!”他心想:“你大概要出什么奇怪的问题吧?”
客人问:“一年到底有几季呀?”
学生心想,这种问题还要问吗?于是便答道:“春、夏、秋、冬四季。”
客人摇头说:“不对,一年只有三季。”
“哎,你搞错了,四季!” “三季!”
最后,两人争执不下,就决定打赌:如果是四季,客人就向学生磕三个头。如果是三季,学生向客人磕三个头。
孔子的学生心想自己这次赢定了,于是准备带客人去见老师孔子。
正巧,这时孔子从屋里走出来,学生上前问道:“老师,一年有几季啊?”
孔子看了一眼客人,说:“一年有三季。”
这个学生快吓晕了,可是他不敢马上问。
客人马上说:“磕头磕头!”
学生没办法,只好乖乖地磕了三个头。
客人走了以后,学生迫不及待地问孔子:“老师,一年明明有四季,你怎么说有三季呢?”
孔子说:“你没看到刚才那个人全身都是绿色吗?他是蚂蚱,蚂蚱是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从来没有见过冬天,你讲三季,他会满意,你讲四季讲到晚上都讲不通。你吃亏,磕三个头,无所谓。”
这一刻,没有对错,只有适合不适合。
我有一个表哥,家境算得上中产。
大学毕业后,找了个工厂做设计的工作,还如期找了个女朋友。
他的母亲未雨绸缪,在三线城市为他将来结婚买了一套婚房。
为了减轻表哥的负担,婚房没有贷款却因此花光了家中积蓄。
好不容易结婚生子,却在月子期间出现了婆媳间战斗。
从此关系僵化,表哥为了所谓的对的事情,至此再也不能正常看到自己的女儿。
从小我们就被灌输寻求真理的思想,从小我们就被训练得用经验去区分对错。
却忘记了追寻对错的原因,忘记了寻求真理的目的。
西游降魔中,唐僧与悟空间有这么一段。
唐僧三番五次被白骨精欺骗,仍相信自己可以用最崇高的信念去感化她,哪怕是被她吃掉。
孙悟空等众徒弟不解,觉得唐僧是个老顽固。
没等唐僧反应,孙悟空就一棒打死了白骨精。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对话:
悟空:师父,这么明明是妖怪,为什么你还要一而再再而三地袒护他?
唐僧:我觉得她和我们一样。
悟空:明明就是妖怪,我都用火眼睛睛看出来了。
唐僧:你是看出来了,不过你用的是肉眼,我用的是心眼。
。。。
大概这也是唐僧换取真经中的一部分。
面对你不喜欢的事,不喜欢的人,你纠缠,你纠结;你反感,你反抗;你证明,你证实,最后却用所有的努力换回来所谓的真理,这何尝不是悲哀。
扪心自问一下,对了,又能怎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