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天有个怪奇新闻:
有位周大哥,骑着电瓶车,去公交车站接老乡。周大哥善良有爱,有求必应。所以老乡要坐他的电瓶车回家。赶到约定的公交站,周大哥把电瓶车停在——注意这个细节——把电瓶车停在公交站旁边的非机动车道上,然后走到公交站上等老乡。就在这时,半空中飞过来一个人儿,不偏不倚,正好撞击在周大哥的电瓶车上。
嗖,哐,砰,啪。
飞人的前胸,撞击在电瓶车上,反弹落地。人类,怎么会在半空中飞行?
目瞪口呆的周大哥,看半晌才醒过神来,原来是马路之上,一辆摩托车和一辆三轮电瓶车相撞了。一人倒地蠕动,另一个人被撞击之力弹飞,凌空划过一道弧线,无巧不巧的正好命中周大哥的电瓶车。
事件发生后,撞击者当场身死。对方家属一张状纸,把善良有爱的周大哥,告到法庭之上,索赔16万元。
法官接到状子,法槌哐的一敲:判决周大哥,赔偿死者家属2万元,不服去死,此案OVER。
02
飞来横祸,周大哥好委屈。
他在法庭上辩解说:如果当时不是电瓶车停在那里,而是我站在那里,被他砸中,他死了,这事怪我咯?
有人替周大哥鸣冤,说:如果我是路边一家卖刀具的店铺,他飞进来落在刀上……我细思极恐。
还有人说:如果对方撞击在马路上而死,马路是不是也要赔钱?
还有人力挺法官,这一派的观点认为:谁让你乱停乱放电瓶车?人家法官说辣,你在非机动车道上乱停电瓶车,具有一定的违法性。既然你有违法,那就要掏钱赔人家,就必须担责。
你认可哪一方?
03
善良有爱的周大哥,到底该不该赔人家2万元涅?
对这个问题,有一千个法官,就可能有一千个判决。
这是一起弹性事件,涉及到的不止是法律,更多的涉及到我们的认知。
04
当我们思考问题,尤其是思考司法问题时,会考虑两个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因果。
比如说你暗恋隔壁王大嫂,因而讨厌王大哥。于是有一天,你当胸捅了王大哥一刀。王大哥的肚皮上,就会多出来个窟隆。
王大哥肚皮上的窟隆,来自于你那温柔一刀。
没有你的温柔一刀,就没有大哥肚皮的窟隆。所以你的行为,与王大哥受到的伤害,构成直接因果关系。
如果时间到此停止,世间的因果就简单了。
但,伤害行为一旦发生,就会产生幅射与腐蚀效应。一件事会引发另一件事,继而引发无尽的事情。这个又叫蝴蝶效应,亚马逊丛林中一只蝴蝶,动一动翅膀,这个最初的因子不断迭加,最终会形成大西洋上巨大的龙卷风。
到了这一步,不同人的不同认知,就呈现出梯差状态。
05
凡夫畏果,菩萨畏因。
人类的每一个行为,都会产生无穷无尽的后续效应。
你讨厌隔壁王大哥,当胸给他温柔一刀。
王大哥肚皮上多个窟隆,但并不碍事,送医院抢救,很快又恢复了生龙活虎。
可是隔壁王大嫂吓坏了,害怕你也捅她一刀,就跳楼辣——现在请听题,王大嫂跳楼这事,明显是你的行为刺激导致,你要不要为此承担法律责任?
接下来,王大嫂跳楼也没有死,反而砸伤了正从楼下经过的李大婶。
李大婶被送往医院,这医药费该不该你来掏?
李大婶住院后,家中的小狗无人照料,咬伤了路过的小明,你该不该也替小明掏医药费?
小明被狗咬伤,女友慌里慌张来医院照顾,途中丢失了钱包,这事是不是也应该怪你?
偷小明女友的钱包的贼,心花怒放去酒楼庆祝,一时得意忘形,过马路时被车撞飞,你要不要也因此担上交通肇事罪?
小偷过马路被车撞飞,凌空破窗,砸进一家饭馆,把人家饭馆的油锅砸漏辣……你该不该赔偿餐馆的油锅?
餐馆油锅砸漏后,耽误了给客人上菜,客人一生气,气得心脏病发作……打住,打住,你会发现,如果不设立一个边界,你需要为自己行为的每个后果付账,蝴蝶效应的结果,就是全地球所有人都来向你索赔。
因果是没有争议的。有争议的,是事情的边界。
06
面对问题的时候,我们思考的第一个因素是因果。
第二个因素,是边界。
就是事情应该到哪步收住,不可以无限制的推导下去。可究竟应该在哪儿收住,不同的司法体系,规定不同,不同的国家不一样。
因为此类事件弹性极大,根本没个谱。而人的智力梯差,也在这里展示出来。
07
智力的落差,体现在事情的边界认知。
回到你捅隔壁王大哥肚皮案上来:
如果你认为,此案就应该收在隔壁王大哥的肚皮上,这是正确的。
如果你认为,此案应该收在王大嫂跳楼上,正因为你觊觎王大嫂的美貌,才捅了王大哥一刀,并吓得王大嫂跳了楼……这也不算错。
但如果你认为,你应该为自己引发的所有事件负责,你要掏王大哥的医疗费,担责王大嫂跳楼,负责被王大嫂跳楼砸伤的李大婶的治疗,要承担小明被狗咬伤的责任,承担小明女友钱包被偷的责任,承担小偷得意忘形过马路被车撞的责任……这时候你会发现,你会和几乎所有人发生争论,因为你对事情的认知,根本就不存在边界,会把所有人拖进来。
如何正确的确定事情的边界呢?
有两个法则。
08
确定事情边界的第一个法则,叫普遍性的法则,也叫必然法则。
就是看事情与行为,是不是必然的,是不是普遍性的。
比如说,你小时被爹妈骂了一句,此事在你心中留下不可抹灭的阴影,长大后你一事无成,没有出息。你因此责怨父母——但,因为幼年管教失当,导致成年后没有出息,不是必然的,也不是普遍性的,所以这个责怪毫无道理。
有些人正是拿这个标准,评判前面新闻中的周大哥,他把电瓶车停在了非机动车道上,虽然这妨碍了行人。但是,不是每辆违规停放的电瓶车,都会被空中飞人恰好命中。所以这些人无法理解法官的栽决,觉得法官是瞎判一气。
但是,确定事情的边界,还有第二法则:权利法则。
09
权利法则——就是看引发事情的行为,是不是合理的、符合权利概念的。
仍拿周大哥来说事,如果他的电瓶车不是违规停放,事故者飞过半空,就会砸在马路上。而马路就在那里躺着,这是马路自身的权利,是合理合法的,因此不能见责于马路。
同理,如果事故人飞过半空,落入到一家刀具店,恰好撞击在店中的刀具上身死,店主也不构成谋杀罪。因为在店中摆放刀具是他的合法经营权利,人不应该为自己的合法权利承担罪责。
而在非机动道停放电瓶车,不是周大哥的权利。
周大哥把他的手,伸到了不该伸的公众空间。
就算是没有空中飞人飞来,停放在非机动车道上的电瓶车,也会困扰路人,更会对残疾不便者造成麻烦。这些受到困扰的人,没有因此追究周大哥,只是嫌麻烦而已。但这并不意味着周大哥没错。所以,当周大哥乱停乱放的电瓶车,带来更大麻烦时,当事人因此追究,周大哥就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了。
这就是法官判罚周大哥的依据。
也是我们立足于世,需要惕厉自醒的行为规范。
10
事情是有因果的。
因果是有边界的。因果的边界,一是止于必然区域,止于普遍区域。二是止于权利区域。
我们的认知,也是如此。
阳明先生说,知行合一。知什么?如何行?知,是认知这个世界的本质,清晰看到每桩事情的边界。行,正如孔子所说,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说,我想干啥就干啥,但无论我干啥,都是在因果或权利的边界之内,所以我活得快乐又开心。
相反,那些边界意识模糊的人,一生饱受困扰。世事他们看不惯,因为他们心中的边界认知,与客观认知有落差。
与人交往磕磕碰碰,因为他们对别人和自己的要求,跟别人总是对不上。比如说,他们会把自己的电瓶车,违规停放在非机动车道上,给别人带来无尽的麻烦,却不自省。
诸多的行为多了,总难免会有引发麻烦的一天,而到了法庭上他们又喊冤叫屈,搬出自己的边界概念,替自己辨解,但其实他们一点也不冤。问题不是出在他们的行为上,而是出在他们的认知上,出在他们不认可这世间普遍认可的边界上。
一个见闻 一个感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