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学反思 - 草稿

教学反思 - 草稿

作者: 纸笔搁浅 | 来源:发表于2020-10-21 13:15 被阅读0次

          开学伊始,学生比较浮躁,虽然兴趣很高,但注意力容易受影响,再加上自己经验少,对三年级的教学忐忑的原因,我觉得并未达到我所期望的效果!由于开学准备工作比较多的原因,孩子们将课本大概浏览了一遍,第一课预习的也很不错!未正式开课之前,大概介绍了这本书和以前不一样的地方:比如,每个单元都会围绕着一个主题,每个单元都对你们某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同时在习作方面也对你们提出了要求!通过这样去做,我觉得孩子们大概有一个初步的系统感受吧!

    第一单元

    教学思路把握: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体会习作的乐趣,”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给人带来新鲜感,教学本单元课文要以读为主,在读中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略读课文要求把握大意,运用拟人化的表达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并积累有新鲜感的词语或句子。

    《大青树下的小学》

    成功之处:孩子们的预习工作做得很棒,能将生字词语提前做好批注,同时大部分同学将课文背了下来!如果不是时间的原因,好想给他们一些简单的自学提示,看看他们的整体情况到底如何!所以在上这一课我的重点是第二课时,第一课时我主要以检测的方式了解他们对本课基础知识的掌握!

    不足之处:我在第二课时课文分析的时候,我侧重于自己的满堂灌,而忽略了如何启发学生通过思考激发他们自己的学习欲望,也就是说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不足。同时,我还发现我不会掌握分析课文的“度”,无法做到恰当的取舍。

    想法:在今后的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读自悟,通过问题的引导,教给学生方法,多想一些检测的策略!

    意外:今天下午他们对本课练习册的书写使我快要窒息的感觉!错在自己,没有思想准备,也没有提前告知学生如何去订正钢笔书写的错误!今天发了很大的火之后我也是极其后悔,虽然心里很想把所有人的练习册都撕掉,但依旧压着怒火批阅完了!怎一个脏乱差了得1

    《花的学校》

    这是泰戈尔的一篇散文诗,我最怕讲这类题材的课文了,我觉得太抽象,诗里面的意思我觉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注重的是感受,我能做的就是让学生去朗读,在朗读中理解感悟!

    成功的一点就是我能利用图片、关键词,还有不太成熟的语言引导,情境创设激发孩子的想象空间,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不足之处是我的引导语言在朗读方面做不到过渡自然,教师组织语言功底不是很扎实!

    最后,在总结的时候,我问孩子们,你们读完这篇文章,作者把花儿当做什么来写?所以本篇课文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同时告诉孩子们,以后要学会这种写作手法,加上自己的想象力,再运用新鲜感的语句,让自己的作文也能形象生动,具体有趣!

    《不懂就要问》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不足之处是在引用课外资料的时候,是我给学生提示的,并没有让学生自己去课外搜集展示,第一个原因是因为现实,第二个原因可能就是因为我不敢,我不放心他们。所以对孙中山没有那么深的理解,我其实觉得也没必要深入,因为我自己都没这种感觉!

    第二个改进的点是以后我要有意识的加强对学生发言交流和倾听的礼貌教育,纪律教育,要培养学生清晰连贯的讲话,文明有序的交流,认真专注的倾听。以保证课堂环节有效进行,这一点我做的还不够。坑是因为我自己的语言组织不够简洁的原因吧!

    第三个就是这节课我主要是以问题去检测他们的自学效果,这点我觉得我做的比较好。比较有点教师的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样子。

    《口语交际  我的暑假生活》口语交际并不成功,孩子们只能说出事件,但不能说具体,说清楚,说明白,说详细!是我自己的引导不够,其实这个用方言说孩子可能会更好点吧!后面我让孩子当作小练笔去写,效果也不是很好!第一次批阅作文,我也不是很会,我觉得是有压力的!时间也不够,想做的事情那么多,却都被一些不知有啥作用却又不得不做的事情和疲惫消磨了!

    《习作  猜猜他是谁》

    讲的时候觉得自己讲得很好,可是当孩子拿上来一片片习作之后,我大失所望,我无从下笔,看同事晓晓的作文批阅,我让她帮我批了一本,我很佩服她的有话可说,以及对文字的敏感程度,而我不具备这个能力!我的感受没有那么敏感,很迟钝,所以对孩子写的一些句子,我觉得很平常,很少有让我眼前一亮的感觉!批了大概有十几本后 ,我的感受便有不同了,我觉得自己讲的不好,我应该和孩子一起写一篇范文,拿我们班的同学做范例会更好,这样在每一个自然段可以去围绕某个中心进行详细描写。我本来想再重写一次,后面有没时间,事情推着我一直向前走,回头想看只是匆匆一瞥,却无法回去头去走!

    语文园地一

    在这一板块教学中,我打算自己少说多问,学生多答勤思,多动手去积累,可是不知怎的,总觉得孩子浮躁得很,上课不发言了远不如上学期,我很着急!就发脾气了,上完每一节课,我感觉好累!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肯定学生的能力,鼓励学生开阔思路,大胆地去说,去练,既能达到训练的目的,也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只是学教材。怎样扭转这种状态是急需解决的事情!

    第三周我在值周,我们班的学生趁忙作乱,胡作非为,家里表现也不好,家长给我反应较多,浮躁的情况达到了高潮!我觉得自己不适合带三年级,我怎么觉得这么难呢,心里总是很焦虑。看到他们这个样子,总想发火。

    【第二单元】

    《古诗三首》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我们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一首古诗,虽然是七律诗,但我们班的学生依然能做到熟读成诵,有一定的语感,并且知道一些常规的停顿。在这样的基础上,我没有像以往那样进行逐词逐句解释,而是抓住本诗画面感很浓的特点做了如下尝试:抓住“生”字,感受意境:在诗人杜牧眼中,这山中的美景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学生说到“白云生处有人家。”老师想把它画下来,应该在黑板上画上哪些景物?生:要画一座很远的山,要画白云和人家。随着学生的回答,我在黑板上画出了一座远山。白云应该画在人家的哪里呢?有的学生说:“画在房子下面”,有的说:“画在山顶上”,有的说:“应该围绕在房子上,因为山很高,云在飘浮,房子只是隐隐约约而见。”“是啊,作者从飘浮的白云里隐隐约约地看到人家,所以作者用了“生”而不是“深”,要不就完全看不见了。”我接着说道。在后来的默写中没有学生写错字。但非常不足的一点我画的很难看,我们班的学生也是毫不留情面的说老师你画的好难看!所以下去抽时间真得练练!

    《赠刘景文》

    《赠刘景文》写的是秋末的景色。荷枯,菊败,橙黄,橘绿,色彩鲜明,突出了秋天的特点。其中描写菊花傲寒斗霜的气概,间接表达了对人的敬佩之情;配有插图,便于对诗意的理解。对于上古诗这类课文,确实心中没底,毕竟他距离我们太遥远,且理解起来难度很大。即使自己理解了,也不知该如何传达给学生。给我的感觉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是没办法,作为教师,只有去适应教材,而不能让教材适应我们,我也只好赶鸭子上架。在教学这首诗之前,我先对这首诗的诗人苏轼的生平事迹作了一番讲解,从而拉近诗人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再让他们理解这首诗的题目,没想到他们一下就说出来了,让我欣喜不已。二年级学过“赠”的意思!我只要将背景说清楚,再稍微引导一下,应该就不难了!对于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这首诗确实有很大的难度,特别是“擎雨盖”“傲霜枝”这样的词语。因此我让孩子们一边对照词语手册上的注解,一边自己理解课文,让他们对全诗有一个大概把握。接下来我重点对“擎雨盖”“傲霜枝”这两个词语进行了讲解,并找来一些图片,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将“荷叶”叫作“擎雨盖”,怎样的枝条叫“傲霜枝”。通过观察图片,孩子们对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有了基本的认识。虽然孩子们对局部把握了,但由于教学上的不足,致使学生对全诗的把握不够,对于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也没有很好地理解。

    《夜书所见》

    《夜书所见》是一首描写客游在外的诗人因秋风落叶,倍感孤独郁闷,加倍思念家乡亲人的古诗。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本诗景象鲜明,反衬出游客的孤寂失落之情及深深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思想感情。这份浓郁的思乡之情让本诗读来带着长长的惆怅,但又不失亲切感。在这首诗的教学中,我认为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读懂诗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本节课我坚持以读为主,在读中感悟,读中悟情,以读促思,将“读”贯穿到整节课堂中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朗读感受,在读的基础上,通过图文结合、启发想象、练习说话、读背诗文等,大大增强了课堂上的学习乐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和积极性。品词也是本节课的一大重点,如何抓住文中的重点字词来理解诗文内容,我想法设法重现古诗中的情境,让学生能够将上下文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想象,使学生能够感同身受并且理解诗人的苦闷之情。这一环节不仅让学生感悟出了诗的内涵,更学会了阅读。当然,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还有很多的不足:如在备课时只备教材,对学生考虑的不够周到,导致课堂气氛不够活跃。通过这节课,我有几点想法:一是在语文教学中对孩子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是必要的。语文教学不光要传授孩子们语文知识,更要让孩子们掌握如何去获取这些知识。二是在教学前,教师必须对教材充分钻研,正确把握教材内容,准确地设计教学中的提问,巧妙地引导学生学习。古诗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特殊的课文,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练、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我们的时代较久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将古诗中抽象的意境,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简笔画的形式呈现给他们,直观、便于理解,降低了学习难度,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总体来讲,在后面两首诗的情感方面,我做的很生疏,并不是水到渠成的那种自然过渡,我讲的很生硬,学生的理解应该很抽象,第一个原因就是上面所说,年代久远,第二个原因就是孩子经历单纯的原因吧!所以只能先背下来,大概理解一下吧!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是一篇语言文字非常优美的文章,在这堂课上,充分利用优美的语言进行“美读”训练。朗读是任何一门语言课都非常重视培养的一种能力,它是任何一个没有语言障碍的人都应具备的一种能力,一堂没有琅琅读书声的语文课无疑是充满遗憾的,尤其是三年级这样一个过渡阶段!因此,培养学生通过朗读形成一定的语感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这篇课文语言十分优美,很适合让学生进行“美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我主要利用创设情境,并结合优美的电子图片,在朗读中边读边想象,让学生进入优美的情境,仿佛自己也来到了这条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欢快地蹦跳玩耍,使学生感受到这条水泥道的美,从而理解了小作者对这条水泥道的喜爱。这节课感觉还不错!

    不足之处:板书设计内容比较多,因为课件呈现的方式,觉得板书有点多余,二者只能选其一?对于这一种是这样的,但是其他课文就不一定了!

    《秋天的雨》

    这是一篇语言优美,情深意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作者以秋雨为线索,描绘了一个丰收美丽快乐的秋天。文章的语言富有儿童气息,通过比喻、拟人等手法生动地表现了秋天的美景,并运用了总分总的写法,从秋天的色彩、秋天的气味、秋天的小动物几个方面描绘了秋天。通过美的、充满诗意的语言体会秋天的美好,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朗读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一节成功的语文课,琅琅的书声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学设计中,我重点设计以“读”为主线贯串整个课堂,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想象,把抽象的、文学性的语言转化为具体的想象,让一幅幅秋天的图画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同时,通过模仿句式练习,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在初读后,让学生从整体感受秋天的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谈自己的初读体会,从而理清文章的脉络,找到每一个自然段开头的总起句,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然后,再从一把钥匙入手,带领孩子一起走进秋天,去一一欣赏秋天的美景。

    2.课文中的生字有很多是读轻声的,教学中,我将这些词语进行了归类,并让学生去朗读体会,让学生自己发现词语的规律,提高教学效率,做到有的放矢。多音字“扇”字,则采用动手做一做的方法,体会它词性不同,读音不同的特点。

    3.课文中还有许多优美的词句,在教学中,我也注重引导学生去自主发现,迁移积累。比如“五彩缤纷”,我通过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的方法体会词语的意思,让学生积累运用。有的同学将其写在了书上。

    4.在朗读指导中感悟。 教学中,努力营造了一个美的氛围,通过音乐、图片等渲染,创设了良好的气氛,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走进文本,感受秋天的美,课文语言文字的美。在朗读中遵循学生的个性体验,并没严格按照课文中句子的排列顺序来指导学生朗读,而是根据学生的爱好,选择性地进行对句子的朗读指导,并没有过多理论上的要求,只是运用了形象的图片,引导学生在头脑中想象画面,让学生对整个句子所描写的景物既有了形的感知,又有了情的体验。

    不足之处:在这样一篇优美的散文中,我的课堂语言不优美,朗读指导做的也不是很好!

    《听听秋的声音》

    本单元都是以“秋天”为主题来组织的,《听听,秋的声音》是本单元中一篇和秋天有关的现代诗,而且是一篇略读课文。

    在讲这一课时,我是按照以下思路开始授课的.

    一、创设情境 ,发挥想象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在上课伊始,我就播放了一组有关秋天的图片,使学生在优美的情境中初步感受到秋天的各种景色,感受到秋天的美,并鼓励学生仔细看图,想象画面,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可惜的是我们班的学生发出的永远是“哇,好美啊!”除此之外的感受说出来的寥寥无几!和我所期望的差距太大。我原想他们能用一个词语或者是用一句诗句概括,上完这一个环节后会有点儿小落差。

    二、想象创作,读写小诗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装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在学生朗诵全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仿写课文,创作小诗,这一环节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这也是课后的一个习题。因此,我找了很多秋天的图片音像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想象图画有哪些秋的声音,秋天的声音像什么,并仿照课文中的句式说。学生有的说:“听听秋的声音,蜜蜂振动翅膀,嗡嗡,是和花朵告别的声音。”有的说:“秋风吹动树叶,刷啦刷啦,是秋姑娘发来的电报。”……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如同一片火花去点燃另一片。只是能达到这样的孩子并不多。后面我应该在让学生给自己的诗配一幅画,作为一个家庭作业。可是由于我的疏忽,我给忘了。

    里面有一个小插曲让我觉得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注重学生的语感,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开辟各种途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范读的教学环节中,我先读了一遍,但我觉得不是很好,我就放的课件朗读,结果大失所望,我听得很难过,读完之后,我们班的学生忍不住七嘴八舌说出来,读的好难听啊,还不如我读的,我说那你们试试,结果他们来了一句,老师,我们也要配个乐,我说可以!配了音乐之后,我觉得他们读的格外的好听!他们后面要求我给他们录个视频,可惜没拿手机!

    总之,教完这课以后,我的收获颇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学反思 - 草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sns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