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作者: 渐变灰度 | 来源:发表于2020-04-01 12:32 被阅读0次

    《被讨厌的勇气》说的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思想。阿德勒和弗洛伊德是同辈人,两人经常在一起,后来因为观点不合分道扬镳。

    现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已经基本被主流心理学界抛弃了。与其说弗洛伊德研究的是心理学,还不如说他那是文学。而阿德勒的学说,在我看来也不能叫心理学,应该叫哲学。

    你可以从古希腊的哲学家,包括苏格拉底和我们专栏说过的斯多葛主义,到十八世纪的康德,乃至现代畅销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些地方找到阿德勒的影子。我理解阿德勒是把哲学原理具体成了人生指南。

    为什么说这是哲学呢?如果是心理学,你得描述客观世界*是*什么样的,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你需要实验验证。但哲学,可以研究人*应该*怎么样。

    比如哲学家可以说人要想幸福,应该自立、自强、自由。但是心理学家会问,自立自强自由的人,就真的幸福吗?你如何测量幸福?就拿《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来说,我曾经看过一个研究,说没有直接的证据能证明那些按照这七个习惯去做的人,就比不这么做的人成功。事实上就算有效你也很难测量出来,统计学只能研究大规模的现象。

    所以哲学不是科学。但哲学也不等于鸡汤。鸡汤是你听了一两句人生格言觉得有道理就行。而哲学是思辨的产物,你得有一个严密的逻辑,能够经得起推敲和辩论,能站得住脚才行。哲学,值得我们严肃对待。

    阿德勒这个学说一般被称为“个体心理学”,在历史上并不受重视,阿德勒的声望远远不如弗洛伊德 —— 而这可能恰恰是因为阿德勒领先于自己的时代。以我之见,他这套学问应该叫“强人的人生哲学”。越是进步社会、越是发达地区、越是强人,就会越认同阿德勒。

    现代社会的特点是人越来越独立,越来越讲自由,用罗胖的话叫“自由人的自由联合”。那在这样的社会里,你的人生应该怎么过呢?我觉得阿德勒说的就是这个。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继承了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传统,是一本对话录。书中用一个青年和一个哲人之间的对话展现思想,这是一个轻松的写法。咱们换一个逻辑更清晰的写法。

    我想从第一性原理出发,给你推导出来这套生活哲学。

    2.人生的三个追求

    根据我的理解,阿德勒或者有意识地说明、或者是默认,人生在世有三个追求是不证自明的。这三个追求是哲学推演的出发点,也就是“第一性原理”。这三个追求互相之间有联系,但仍然是三个不同的方向,也可以叫三个“维度”。

    第一,人都想要进步。你看到一个好东西和不好的东西,自然就更想要那个好东西。听过高水平的小提琴演奏,你自己拉小提琴感觉拉的不好,你自然就希望自己也能有高手那样的演奏水平。你现在钱少,自然就想拥有更多的钱。追求进步是人的本能。

    想要通过努力让自己进步,这是完全健康的倾向,完全没问题。

    但是,如果你不但想进步,而且还专门和别人比,面对高手产生自惭形秽、乃至于自卑的情绪,甚至希望最好别人都不如我,那就是不健康的心态。这个咱们后面再说。

    第二,人都追求幸福。这一点你没有异议。但是接下来,什么叫幸福呢?阿德勒有一个断言,说幸福和不幸福的关键点,都在于人际关系。

    这里说的人际关系不是谁和谁关系好,你和领导怎么样那种关系,是指广义的、你和整个社会、和其他人的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会让你感到幸福,而一切烦恼的根源也是人际关系。

    巴拉巴西在《成功公式》这本书里断言,世俗的成功,是由社会决定的,是“我们”决定你的成功。要这么说的话幸福真的取决于人际关系 —— 特别是,世俗的成功是来自于别人对你的*认可*。

    可是世俗成功是我们唯一应该追求的关系吗?成功者毕竟是少数,难道不成功就不幸福吗?阿德勒认为幸福的确取决于关系,但“好关系”,可不等于“别人对你的认可”。

    第三,人都追求自由。在我看来,对自由追求到什么程度,这是区分强人和弱者的唯一标准。

    如果你认为 自由 = 财务自由,你是个弱者。那到底什么是真正的自由,我们必须上升到康德哲学才能讲明白。我们将会看到,强者和弱者的差别并不在于什么具体的技能,也不是性格上的“强势”,而是气度和勇气。

    进步、幸福、自由,人人都想要。弱者的路线,是先实现进步,才能换来幸福,对自由没有特别的要求 —— 也许自由只是幸福感之一,是进步的结果。

    阿德勒学说则是一条强人的路线。这条路线要求先要有自由。自由前提下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当你知道什么是幸福的时候,你就知道人应该怎么处理进步的问题。

    要走强人路线,我们还需要一个关键思想。

    3.你可以自己选择

    这个思想是阿德勒学说的标志性论断。阿德勒认为,你的生活模式,完全是你自己选择的结果。与其他人、与以前发生过什么,都无关。

    所谓生活模式也可以叫生活方式,就是你的性格、你的行为规律、你怎么跟人交往,你有一个什么自我定位之类。

    阿德勒这些都是你自己的选择。这是阿德勒和弗洛伊德最根本的区别。

    咱们举个例子。比如有个人,从小受到父母的虐待,他长大以后性格就很扭曲,以伤害别人为乐,结果走向了犯罪的道路。弗洛伊德会说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是不幸的童年毁了这个人。弗洛伊德这个说法,叫做“决定论”。

    那咱们想想,弗洛伊德等于是说,人其实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 —— 你的命运由外界的设定决定。如果你童年不幸,也许你就应该犯罪。一切都是你妈妈的错。

    阿德勒不承认这个说法。阿德勒认为这个人之所以性格扭曲,是因为他出于某种目的,主动*选择了*这个扭曲的性格。不幸的童年只是他的借口。阿德勒这个说法,叫“目的论”。

    第二个例子。比如有个女孩,一和陌生人说话就紧张、脸红,说自己有社交恐惧症,始终不敢向心仪的男生表白,内心非常痛苦,来找阿德勒做心理咨询。阿德勒会告诉她,爱脸红的毛病是她自己的选择。

    为啥呢?因为对这个女孩来说,被别人拒绝,是比脸红更可怕的事情!害怕表白被拒绝,又不愿意承认自己不敢表白,所以才发明了脸红的毛病。这样她就可以说服自己,“我要不是有社交恐惧症就会去表白,就会得到爱情。”

    这个社交恐惧症不是假装的,事实上女孩一说话真的脸红 —— 但是,这仍然是她自己的选择。

    阿德勒并不否认人有情感,但是他认为人不会真的被自己的什么情感给控制了。人总是战略性地选择某个情感,来达到别的目的。

    再举个例子。比如你去餐馆吃饭,服务员失手把菜汤洒在了你裤子上。你大发雷霆,指责服务员。事后你可能还挺后悔,说哎呀我当时好像有点没风度。但是阿德勒会说,发怒是你主动选择的。

    为什么要选择发怒呢?因为你想通过发怒,去控制那个服务员。

    那你说不可能!当时时间那么短我怎么可能想这些!岸见一郎是这么解释的 ——

    比如现在有个妈妈正在怒气冲冲地骂她的女儿。这时候来了个电话,妈妈一看是女儿的小学老师,马上就和颜悦色地和老师说话。五分钟后放下电话,妈妈又接着对女儿发火。这个场景,你不陌生吧?

    那好。如果怒气是不可遏制的,那妈妈变脸为什么那么快?她并非是遏制不了怒气。她是把发怒当做控制别人的手段。

    有的人说从小性格孤僻,害怕外面的世界,所以不敢出门只能待在家里,这是他的性格悲剧吗?不是。他也知道孤僻的性格不好,但是这个性格对他有利 —— 有了这个性格,他就有了不出门的理由,他就可以一直得到父母的照顾。

    弱者很善于把过去的不幸和性格的缺陷当做武器使用。他会抱怨这些不幸和缺陷,但是他*需要*不幸和缺陷。他拒绝改变。

    那你说,抛弃那些上不了台面的目的,主动改变自己的性格,做个阳光正面的强人不是更好吗?是。但是改变生活方式是有风险的。他已经习惯了自己的人设,别人怎么对他,他有充分的预期。他没有勇气改变。

    我们见过险恶环境中长大而性情优雅的强人,也见过家庭条件优越而性格猥琐的弱者。这个世界给了你什么,那是你决定不了的。但是怎么看待、怎么利用手里的东西,那是你可以决定的。咱们不要学弗洛伊德,不能一有什么问题都是你妈妈的错。心理分析师让你大哭一场又有啥用呢?咱们得学阿德勒,你可以改变自己。

    而改变需要勇气。岸见一郎说,阿德勒心理学是关于勇气的心理学。

    没有实验证据,我不敢说一切性格弱点都是个人的选择。但是我们大约可以说,阿德勒的学说是强人的生活哲学。

    读书笔记:

    一·弱者的逻辑是把“坏”投射出去:我弱我可怜,是因为家庭环境、社会压力、运气不好…

    所以表层是我性本善、弱不禁风、谁人不欺,深层却是我偷偷把“坏”投射于你,你感到不爽、想要拒绝,我便可以大喊大叫,你背离我抛弃我拒绝我,果然世界欺我、不可理喻…

    不肯做决定、不肯担责任、不肯直面自我的弱者,有怨天怨地怨爸妈悔人生的孩子,当然也有哭天哭地哭儿女没良心的父母… 哪个角色里不理性的弱者也没少一个…

    强者的逻辑是把“坏”消解在关系里:你给我一个“坏”,我接住、转化,拒绝你的攻击部分,还给你一个“好”。

    表层是强大和韧性,深层却是自主地选择:不是因为我足够强大、可以抵挡千军万马诋毁攻击,只是因为我足够自我、希望每一个选择都是发自自我、都为了我在乎的关系。

    弱者只会“理性地胡闹”,遇到软柿子就捏爆;

    强者却有“任性的大脑”,被讨厌也是经过了理性的思考。

    被讨厌的勇气,是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因这自主性的真实而更显人性、更加美好,这样的人生,不是更有趣更精彩更值得被爱?

    走自己的路,让讨厌者费精力费口舌帮你铺路!

    二·在弱者的思维体系下,外界因素被无限放大,一切自身的缺陷和弱点都是原生家庭理念,教育,体系和时代所带来的。而以阿德勒这样的“目的论“出发,这正是自我的选择;一切的关键点不在于世界所给予的条件,而是自我如何认知和利用这些客观因素。以罗伯特·金·莫顿的“自我实现的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为切入点,抱怨外部因素和强调自身缺陷,恰恰满足了自身的“自恋需求“,让行动和认知趋向证明自身的“正确”,最终使一切无从改变。

    如岸见一郎所说的那样,阿德勒心理学关于勇气。那么,要成为一个强者,你必须是成为一个有充分勇气认知自我错误并切实寻求改变的人。

    三·心理活动与实际行动互相影响。强者以勇气为战旗,用冒险行动改变脆弱心理;弱者以环境为盾牌,用脆弱心理替代冒险行动。强者未必划算,更多收益同时承担更多痛苦,强者极端;弱者未必吃亏,更少收益同时也更少痛苦,弱者平庸。但无论如何,我们还是需要勇气,哪怕是坚定选择做平庸弱者的勇气。如果左右摇摆,又想少吃苦又想高收益,没有勇气抉择,那么权衡起来,恐怕还不如坚定选择做弱者的人。

    四·“你眼中的问题,是他人的解决方案”,这句话换个角度来理解也同样成立,他人眼中你的问题,同样也是你的解决方案。每个人在与世界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都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应对方式,比如在面对困难和人际矛盾时,有些人选择克服,有些人选择逃避,不同选择的背后,或许只是因为在过往的经历中,选择前者的体会到了成功克服困难后的成就感,选择后者的体会到了逃避到舒适圈所带来的安全感,所以对于每个个体来说,当下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在复制过往的隐秘好处,而深藏于行为深处的心智模式正是在每一次这些好处的喂养下变得越来越强大,正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sro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