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来源于我的拆书稿作业
婚姻的意义是什么呢?
我相信,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答案。
因为这个世界上就是有各种各样的婚姻,有为了孩子凑合一辈子的婚姻,有为了结婚而结婚的婚姻,有为了爱情死守却败给现实的婚姻,当然也有相爱很多年依然相爱的婚姻。
我们肯定都希望实现最后一种模式,但是现实并不是乌托邦,不是光希望就能实现,还需要我们去学习爱这件事。
那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本书,就是一位有着十四年爱情和婚姻体验的心理咨询专家写的,除了她多年的自我感悟还有上千个寻访者咨询案例的整合,可以说,你在婚姻当中遇到过得的问题,她们几乎都遇到过,并给出了她们的答案。如果你也在经历着婚姻的不幸福状态,相信我,你一定能在里面找到自己,并疗愈自己。
这本书叫《先学会爱自己,再遇见对的你》,下面我们开始讲解这本书。
其实,真正会让人受伤的并不是爱,而是依赖或者说是上瘾,爱让人自由,而上瘾让人失去自由。
所以,在爱的过程中,我们是需要不断成长的。每个人在关系中的成长都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感官体验。
第二阶段是,自我疗愈。
第三阶段是,寻找平衡。
第四阶段是,体验扩张。
感官体验就是我们最直接的感受,就不多做解释,我们重点解释一下后面三个阶段。
自我疗愈阶段是在学习爱,这时候我们所获得和付出的并不是真正的爱,我们付出是因为依赖对方,并且需要更多的证明,证据来确定自己是被爱的。
寻找平衡是人格逐渐变得完整,内心越来越有力量,不再依赖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而明白自己是谁。这个时候的心智真正成熟起来,开始试着真正的了解对方,尊重对方的自由意志,成长背景和生活态度,真正的做到接纳和尊重,从关注我变为我们。
体验扩张是明白有无限的可能性,对方的出现能让自己变得更好,就是所谓的“灵魂伴侣”,在身体,情感,精神,灵魂每个层次都有共鸣。
所以,你可以对照一下想一想,在生活中你是处在成长的哪个阶段呢?
很多人控诉自己身边的人:“为什么我为他做了那么多,他却对我一点儿都不好?”“为什么我爱他那么多,他爱我却那么少?”
记住,这跟对方没有一点儿关系。
每个人都是自由,有力量的,可以选择去做自己想做的,也可以拒绝自己不想做的。
他们之所以这么痛苦,是因为他们所做的那些并不是喜悦的,享受的,纯粹地,他们在做的过程有很多的疲惫和委屈。
不断压抑,忽略自己的这些感受,无法让自己停下来或者拒绝。
当一个人对自己没有爱,没有信任时,自然就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可是一个连自己都不会爱的人,也不可能给别人爱,你给的可能是讨好,是牺牲,是委曲求全,是伪装,唯独不是爱。
你给出去的不是爱,你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爱。
还有一些人人生匮乏感很强,匮乏感强,配的感必定会很弱,就很容易有各种纠结,因为内心深处渴望美好的东西,但又不敢真正去要,去争取,自我认同中不相信自己值得拥有好东西。
所以,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在关系中我们一定要学会爱自己,进而才能爱别人啊。
其次,我们要做真实的自己。
没有真实,就没有亲密,因为“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
而亲密关系所呈现的状态,其实十分清晰且精准的帮我们照见了自己。
越真实越有力量,越有力量也越真实。
第三,时刻训练自己的语言习惯。
糟糕的语言习惯有:冷嘲热讽,以否定开始回应,琐碎而频繁的催促,习惯性批判,习惯性讲道理。
你想一下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过这样对你的另一半,他上班回来往沙发上一躺,然后你从厨房出来,满肚子委屈的抱怨道,“我这每天辛辛苦苦的就是为了伺候你,你回来一躺跟个大爷一样,你就不能过来一起帮帮忙吗?”
然后你的另一半一听,生气的回应说,“我累了一天,你就不能不唠叨吗,不想做饭就点外卖”。
原本很疲惫的两个人,都想要从对方那里得到一点温暖,可是因为糟糕的语言最后不欢而散。
所以,在我们做任何事,说任何话之前,都要问问自己以下:
“我这么说,这么做是希望得到什么?”
“对方能通过我做的这些明白我想要什么吗?”
“如果对方能明白,那么他能否给出来呢?他有这份能力吗?”
如果发现对方可能都自顾不暇了,那么你的糟糕的语言就是一种干扰,不仅对别人,对自己也是一种负担。
第四,幸福力的核心是学会寻求帮助。
成长是需要陪伴的,不要让自己孤独的面对挑战,这真的是一件太难太难的事。
曾经我就在爱情里迷失了自己,是这本书治愈了我。所以我把这本书分享给大家,也希望你们都能被治愈。
最后,婚姻的意义是什么?这本书给出的答案就是——“学习爱,体验爱,成为爱。”
莎士比亚说:“人们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若我们受制于人,那错不在命运,而在我们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