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唐斬,一个梦想以文字为业的读书人,这是我的第 310 篇个人原创,欢迎关注。
刷知乎的时候偶然看到一个问题,“在领悟到什么道理以后,你的人生从此轻松了起来?”底下的回答五花八门,其中不乏精彩的。一个好问题总是会令读者产生跃跃欲试之感,于是有了这一篇。
个人认为这样的道理不止一个,但限于篇幅,这里就说说我自己最先想到的三个吧。
1,人生没有意义
我猜每个人都会在漫长一生中的某个时刻认真思考过关于“人生意义”的问题,正如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所说,“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作为人类,许多时候我们就是需要那些虚无缥缈的“意义”,来支撑和对抗沉重的现实。我们总是期望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或者哪怕仅仅是自己存在本身,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不管这意义是大是小。
但实事求是地说,人群中超过90%以上的人的一生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意义”。有你没你对这个世界根本不构成任何影响,就像大海不会因为一滴水而改变状态。英雄和恶魔创造了历史,普罗大众只是繁衍了种族,这可能就是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最大的意义。对他们来说,人生不过是一场徒劳,就像神话故事里日复一日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看起来废了九牛二虎之力,但最终一切都是徒劳。
这么说似乎太悲观了一点,但真的猛士,应该有直面淋漓鲜血的勇气。悲观的一面是,在宇宙和历史的大尺度上,个人的存在确实没有任何意义(事实上人类的存在都未必有);但乐观的一面是,对于身边最亲近的人来说,我们每个人的存在都意义重大,而且那意义往往还无法取代。仅仅这一点,就足以令我们生出足够的勇气来面对本无意义的人生了。
2,人生最重要的事:找到自己,成为自己
“做自己”这种陈年鸡汤一说出来就令人反感,但人这一生除了成为自己,还真成不了其他的谁谁谁,任你再渴望都不行。长久以来,我看到很多人都梦想有朝一日能成为谁谁谁,但几乎很少有人愿意就成为他自己,好像跟那些想象中的大人物比起来,自己的人生完全不值一过,可事实真是这样吗?
心中有目标要成为谁谁谁那样的厉害人物也许是好事(其实都未必),但更重要的是要先找到真正的自己,然后成为真正的自己。正如网友们说的,你不是父母的续集,也不是子女的前传,更不是某些人的番外篇,放着自己好好的人生大剧的主角不演,非要跑到别人的剧里去客串或者当观众,你说你怎么这么闲呢?取悦谁都不如先取悦自己,羡慕谁都不如遵循自己的真实心意,与其心心念念️地活成别人的复刻,不如一意孤行地活出原版的自己。
3,永远不要害怕成为大众眼里的“异类”
从生物进化和社会学的角度来说,与群体中的大多数保持一致常常是最理性最正确的选择,如此才能不被排斥,也最安全。这解释了我们为什么那么害怕不合群,那么喜欢随大流和人云亦云,甚至不惜为此强行压抑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意愿。但人类毕竟是人类,常常舍己从人的后果往往也很严重,要么是逐渐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力,要么最终形成了心理学上说的“讨好型人格”。
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就是大众对“异类”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几十年前青年男女身着“奇装异服”是异类,抛弃公职下海经商也是异类;今天喜欢同性是异类,大龄不婚也是异类……正是对于“成为异类”的恐惧,才有那么多人明明生活得那么纠结痛苦却不敢站出来发声反抗,才虽然不情不愿却最终还是把选择权交到别人手里。有时反抗的代价的确很大,但有时他们也的确高估了反抗的代价,然后还自我安慰:既然别人都这么做,那我也应该这么做。有时最大的恐惧,恰恰是恐惧本身。
不要害怕成为异类,只要做异类没有对别人造成实质性的伤害。不要按照社会成见来安排你自己的人生,不要主动迎合所谓“社会主流”的意见,不要用“社会时钟”(即通俗的“什么年龄就要做什么事”)来规划自己如同机械般的一生。不要害怕成为大众眼里的异类,不要活成别人期待中的模样,要活出你自己真正喜欢的样子,哪怕要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你当然最好不要辜负别人,但你首先最不应该辜负的,一定是你自己。
人生大多沉重,但并非没有把它变得轻松的方法,有时候仅仅需要转换一下固有观念。在领悟到这三个浅显却又深刻的道理之后,我的人生的的确确比以前更轻松了。
《如是我闻》
“正常”其实是主观的,没有什么标准答案。这个地球有70亿人,就应该有70亿种正常。
——马特·海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