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习诗作诗刍论

习诗作诗刍论

作者: 知泥斋_宋珩舸 | 来源:发表于2022-07-04 00:48 被阅读0次

    文/宋珩舸(知泥斋、履庐)

    一、学诗缘起

    我自25岁开始学诗。那一年暑季,在校准备论文,身边没什么人可闲聊,为排遣找来诗词书籍翻看,学着涂鸦。

    如细究起来,更深层原因应是内心诗性滋长。我中学读的是文科,语文成绩不是最好,但课余喜欢读中国古代文史哲资料,不成系统,未能深入,然而对自己的诗词兴趣有所推动,久之水到渠成。

    二、学诗经历

    至今,我学诗是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8岁之前。掌握诗词基础知识、创作基本要求方面的资料。第一本诗词学习读物是张中行先生的《诗词读写丛话》,另外还有诗词格律汇编。

    那时,主要学着写出符合格律要求、有一些真实情感表达的诗词,没有很高的自我要求。回头看,当时很多作品相对稚嫩,不过,这对多数人是必经阶段,我以为无需自责自惭。

    第二阶段是35岁之后。28岁到35岁间,中断了对诗词的关注和学习。35岁后,有一定精力用于诗词,开始学习各代诗家词家,主要兴趣在近体诗和令词。

    我采取自学方式。一个原因是没有机缘拜师,早年不熟悉诗词界情况,对网上诗词平台也不熟悉,不敢贸然唐突,慢慢形成自学习惯。

    另一原因是,我以为,学诗主要靠自学自悟。如不调动主观积极性,自己不认真创作,有再好的名师,终究无济于事。

    至于自悟,悟性在很大程度上涉天赋因素,很难强求,但也还是要靠自己,悟是别人替代不了的。

    严格说,所谓“自学”根本上还是拜师了,拜历代诗家词家为师。诗友之间的交流探讨,也可成为“一字师”“一词师”“一句师”。所以,拜师不必拘泥于形式。

    三、诗词浅识

    (一)对诗词史的浅识

    从非文学(诗词学)专业研究者的角度出发,我对诗词史的认识与主流的诗词史认识基本相同。我觉得主要掌握一个大脉络,看出其中的变与不变。

    至于细节,除了对自己喜爱的诗家词家可以深入琢磨,诗词史细节不必一一细究,既无必要,要做到也很难。

    诗词的体裁形式和题材内容,历史地看,有所变化,但在具有审美性、思想性、表达性、化育性等特点上是不变的。

    诗词史的史实部分,涉及客观成分,应实事求是,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历史悬案疑案,不掌握情况的不妄作臆测、不妄下结论。

    诗词史还有一部分涉及历史评价,评价难以避免一定的主观性。我赞成“百花齐放”,在风格气质、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等多方面应当多样化、包容化,不过,应当避免哗众取宠、庸俗低俗、违法失德。

    关于不同历史时期诗词成就的评价,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旧体诗以唐诗为最高峰,宋诗不如唐诗。钱钟书先生说,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我认同这样一种看法:唐诗和宋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座高峰,代表两种取向上的突出成就。

    至于谁是最高峰,没有比的意义,就如李白和杜甫并称,硬要去比李杜谁更厉害,没有什么意义——如果从整个诗词史“新变”的发展脉络和文艺创作创造性、多样性的规律特点把握,这样的认识是很自然的。

    当代诗词,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创作群体和活动逐步大幅“扩容”,作品数目海量势头不减,真要做准确把握,需花费极大精力。

    从诗词界看诗词界,可谓颇有生气,另一方面,许多作品质量还有提升空间。从诗词界之外看诗词界,一般人印象是,诗歌已是文学边缘,文学又走在普通大众视野的边缘,所以,在普通大众中,读诗的人相对小众,这恐怕没有疑问。

    从历史长河看,自《诗经》以来,诗歌在民间社会相对较大规模的风靡,没有发生在大多数朝代。当今社会,诗歌兴也罢,衰也罢,都不用惊奇乃至惊慌。

    诗词很难消亡,因为它所承载的人的记录、表达、沟通、教化、美育等需求,只要有人类存在,就必然相应存在,诗词在满足人的这些需求方面,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二)对诗学词学的浅识

    诗学词学有深厚传统,我学习研究不够,不敢奢谈。我的一个基本认识是,诗学词学与诗词创作天然地有所距离,但又不是完全割裂。我们不能简单地全盘否定诗词研究的价值,而是要使其“为我所用”,对诗词创作有所启发则从之。

    另一个基本认识是,不认同搞繁琐诗学、“牛角尖”诗学,诗学词学应该有益于诗词创作和赏析,有益于修正不实之处,而不是掉书袋或者猎奇、钻牛角尖。

    (三)对诗词创作的浅识

    在学诗上,我努力“积累哲史,积累诗文”,坚持“少作多读,少论多思,少好为师”。学习诗词,没有对历代诗家词家作品特别是优秀作品的熟悉积累,没有一定的诗学词学积累,就没有扎实的基础;而只积累前人诗词,没有哲学、历史等方面的滋养积累,则诗词创作容易缺少深度厚度。

    学习诗词是持续不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过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学无止境,我们只有永远做诗词方面的学生。

    在读、写、评、论的关系上,我坚持“读第一、写第二、评第三、论居末”。阅读学习(包括从生活体验中学习感悟)对诗词创作人来说,永远是第一议程。没有持续的良好的“输入”,要想实现持续的良好的写的“输出”,难度不小。

    像众多领域和行业里,颇有天赋或才华超群、站在金字塔中上部和顶端的人,都是相对少数甚至极少数,诗词创作群体里纯粹靠天赋吃饭的,也并不占多数。对我们来说,如果抱持想写出优秀作品的态度,勤学善学、慎写诚写,再怎么谦虚谨慎都不为过。

    在作诗上,“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示我情理”是我的原则。我一直认为不要做诗词的“奴隶”,诗词是表达自己、善引他人的媒介,一定是要体现自己的灵魂精神、认识见解,我不主张把诗词作为文字游戏或纯粹应酬手段、娱乐方式,也不主张不顾个人实际,因诗词而影响个人正常生活和健康。诗词应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而不是“酒肉朋友”“狐朋狗友”“背后损友”。

    我以为,作诗须注意“意、气、情、理、识、趣、章、辞”等要素。其中,意(立意)、气(气脉)、章(章法)、辞(修辞、炼字炼句)是一首诗必具备的;情(情韵)、理(道理)、识(见识)、趣(趣味)是至少要有一个。

    作一首比较成功的诗词作品,须达到“动人,出新,耐味,谐融”,四者缺一不可。动人是“头部”,出新和耐味是“两翼”,谐融是“脚部”,头部关乎方向,两翼关乎动力,脚部关乎稳固。

    动人包括以情动人、以理动人、以识动人、以趣动人;出新包括题材新、立意新、章法新、句法新、修辞新、字词新;耐味包括情耐味、理耐味、识耐味、趣耐味,篇耐味、联耐味、句耐味、字词耐味、声韵耐味;谐融包括情理可通、逻辑不乱、风格不杂、修辞收放有度、字词不生硬。

    一首作品想要呈现以上所有的特征,创作实践起来极难,但是在动人、出新、耐味三个方面,至少达到各自其中的一个点,谐融方面完全做到,这样还是可以争取的。

    四个方面如果细展开来,涉及篇幅较多,此处我仅对“动人”谈一点个人体会。动人也就是达于人心、使人共鸣,大体而言是指,事(事情)、境(意境)、情(情感)、理(道理)的全部或某一方面,能让人感同身受或者深深触动。

    如何才能触动?接近性、显著性、深度性、新鲜性四个维度越强,则越能触动他人。相对于字面上的读懂,事、境、情、理的懂,是触发共鸣的直接关键条件。

    共鸣不是刻意为之的,在写诗词之前,越想着要使人共鸣,可能越会事与愿违。共鸣不是矫揉造作,如果能自然而然地首先打动作者自己,才可能谈得上进一步能否打动别人。

    共鸣也不是普适性的,不要奢望能使所有读过你诗词的人能有共鸣。往前一步说,大多数读者能共鸣,便是谢天谢地了;往后一步说,哪怕只有一位读者共鸣,也要将其视为诗词中的知己。

    于我自己来说,主要追求淡中有味、浅中有深、常中存变,并朝陈衍先生所提出的“合学人诗人之诗二而一之”的境界努力为之。

    风格追求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而想创作出一首比较好的诗词作品,前文所提到的八要素、四方面,我以为则是无论何种风格都应认真考虑到的。(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习诗作诗刍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tar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