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林海音的代表作。林海音是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本书是其真实生活的自传体小说。
小说出版于1960年,描写了林海音7岁到13岁之间,也就是1925-1931年间,北平生活的经历。
小说主人公叫作林英子,生活的年代以及年龄都和《边城》中的翠翠相似。但是与害羞单纯的翠翠不同,英子从这个年龄段就开始了人生的思考。我想,主要原因是林英子自小在不同的地方生活,以及大城市的生活经验,接受教育的程度所带来的不同。翠翠生活在湘西小城,每天接触的就是小城中有限的人,每天的工作就是渡船。
林英子的童年生活主要记录了她的家人、邻居、朋友、门客、以及周围的陌生人的故事。全书没有讲什么大道理,也没有对事件及人物过多的分析,完全是从林英子,一个小朋友的第一视角去叙述,而最精彩的部分是林英子的心理活动描写。
整个故事,没有明确写出成长的痛,却又处处带着痛并快乐的童年时光。林英子,用儿童的语言,平静而深入浅出的描写了对正常人与疯子、对好人与坏人、对失去与成长的思考。英子带着一颗善心、一颗同理心,甚至是超出年龄的聪慧来解决身边的事情。从这些故事中,可以预见到林英子的一生,必将是顺遂的一生。因为她从小变懂得如何靠智慧去独立解决问题,去承担家庭责任,而这里没有一丝抱怨,也没有自怨自艾。反而是很平和的去接受、去改变。
就像第一个故事描写的“骆驼队”,英子要学习骆驼,沉的住气,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也总会吃饱。
第二个故事的“惠安馆”中,成功的帮邻居秀贞,一个被爱人抛弃又未婚生子的不幸女子,找到了失散且受继父虐待的女儿——朋友小桂子。而且英子安排她们母女相认没有同家人做任何商量,还想给她们盘缠,让她们二人去寻找生父。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英子是多么的聪明,又多么的独立勇敢及正义。在这个故事中,作者又在暗讽,真情遇到欺骗后的秀贞,到底她是疯子,还是期盼她的男学生是疯子。是狠心扔掉秀贞孩子的家人是疯子,还是秀贞是疯子。年幼的英子做出了内心认定的选择,那就帮助在现实世界中被其他人当做疯子的秀贞。
第三个故事——“我们看海去”中,偷东西的男子其实是攒为了供弟弟出国念书的高昂学费。对于这个男子,英子迟疑了,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如何去判定这个界限呢?
第四个故事——“兰姨娘”,妓女出身的兰姨娘,借住在英子家里,却本性不改勾引上了父亲。母亲暗自伤神,聪明的英子看出了端倪。她没有怪罪父亲,也没有简单的安慰母亲。相反,小小年纪的英子在暗中撮合了同样借住其家里的进步学生与兰姨娘相爱。看到他们俩最后离开的场景,以及父亲伤心的神情,英子想笑也想哭。
第五个故事——“驴打滚儿”,这个标题表面是说真驴,实则暗讽英子家的保姆丈夫,完全不负责任,靠老婆外出打工赚钱、又赌钱间接害死了儿子,最后干脆卖掉了女儿。我想英子,一定是气愤不已,又无可奈何。从小,就看到了人性的最低处是副什么嘴脸。
第六个故事——“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从标题中,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作为长女的英子,没有用一夜长大去描述。她很真实的写出了当时的心境:想变成大人,又害怕。她记起父亲教给她的,无论遇到多困难的事情,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会闯过去。
全书到此结尾,英子的童年实际上也进入了尾声。自此她开始承担起来了家庭的责任,也有了后面人生的一番成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