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688355/818284eae49528a4.jpg)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才开学几周的大四老怪物们都陷入一种迷茫的无力感。
“大一新生都在选社团、进部门,朝气蓬勃,当初我怎么就没想着当个部长丰富履历呢?”
“再读一年就要进社会了,感觉自己还有很多很多东西没准备。想考研究生,知道几率太小,可又不甘心。”
“爸妈说,一定要考公,一直考,直到考上为止,我只能努力再努力,也没空想其他的。”
这种迷茫打乱了原来的生活节奏,让大家齐刷刷地往一个所谓的“金字塔尖”冲过去。
看着身边的朋友考研的考研,工作的工作,平时干什么事都昂着头自信满满的舍友A也开始慌了。
“只有在厦门找到工作,我才觉得安心。”A说道。
因为大家都在为前程奔波了,她也急急忙忙地开始寻找求职机会。先是改简历,这就花了好几天,整理比赛、奖状、实习,抓耳挠腮地想把这张A4纸填满。
接着便是投简历,找工作,租房子,忙得焦头烂额。
昨天她很开心地跟我说,接到了一家公司的面试通知。她小心翼翼地问我面试穿什么,眼影怎么画,又吐槽不该买了那件新的T恤,透过电话我都能感受到浓浓的紧张感。
这种紧张感和焦虑足以让一个人变丧,变得越来越怀疑自己。
“万一我在大四这一年想做的事最后失败了呢?那时候我的人生就毁了吧。”
小心翼翼地,生怕迈错了一步,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大四,好像开了一扇门,让我们周围像A这样的人一点点埋下担忧的种子。
这种迷茫冲破了实习和工作这层纸,渐渐弥漫到了爱情上,越来越多的矛盾显现出来,让原本坚实的爱情不断受到冲击和质疑。
我从来都没有想过,当乌托邦式的校园爱情走出社会后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比如洗衣机里的衣服又忘了挂,厕所的垃圾好像没有倒。怕他觉得我笨,更担心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报,最终依旧落得分道扬镳的结局。
这一切都来得太突然,让刚刚步入大四的我有些不知所措。
看来毕业季就是分手季并不是没有道理。
“万一我跟他去了一个遥远的城市,到时候还是分手怎么办?”
“他爸妈好像也不是很喜欢我,我可不想照顾了别人的男朋友。”
“未来的变数实在太大了,我真的不敢往前走了,当初不开始这段关系会不会更好些?”
这些每天盘旋在我脑海里的话,大概就是毕业季每一个女生都相似的心声吧。
我们不断衡量着爱情和现实之间的利弊得失,迷茫,焦虑,无助,却又无可奈何。
“哪有一条路是值得所有人去追求的,真不知道你们这些小屁孩在想什么。”
已经毕业好几年的学长笑笑说。
大学时候的他被父母逼着选了不喜欢的专业,临近毕业,他死活要去做程序员。
住在离公司车程两个小时的地方,付着昂贵的房租,拿着一个月4000的工资,咬着牙不向家里要一分钱。
“他们说我不听话,铺得好好的路,别人都走得了,我为什么不行,可我偏不。”
是啊,人生又有多少个可以选择的机会。失败了又怎么样呢,并不会显得低人一等。
也许我们所谓的迷茫,抱怨,只是完美主义在作祟,让我们在人生岔路的抉择上力求零差错。怕落于人后,怕付出太多,更怕后悔。
可能这样的焦虑存在在每一个即将毕业的你和我身上。
不知道想要什么就什么都去做,策划、剧本、销售,每天有数不清的工作,忙得焦头烂额。
睡到12点,因为在宿舍无所事事而自责,害怕自己的一个不留神就错失了大好时机,怕做的准备无法给自己一个想要的未来。
所以急急地准备考研,一整天泡在图书馆里;或者先找份工作做着,好歹可以自我安慰。
把自己陷入在忙碌里,以为忙碌和用心会减少这份焦虑,我们就不会后悔。
不,其实不是的。
想要扛过这段迷茫和焦虑,只有静下心来,慢慢摸索最适合自己的方向。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体验到意料之外的成功,或早已注定的失败。
但不管怎样,这些经历和勇气会成为拨开迷雾的指明灯,支撑我们继续往前走。
所以,在大四的最后关头,当人生的按钮掌控在自己手中的时候,坚定而又决绝地迈向最光芒万丈的前方。
当我们开始一点点将焦虑变为动力,并摆脱迷茫,再来看这段时光,一定能说出那句:
“那时候的我还挺不错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