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
一九七五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
路遥用了整整三天写了《平凡的世界》的开头。
这个故事被各种自媒体来用,三天甚至说是三个月。
嗯。
确实很好。
我也特别喜欢,这个开头。
那么,回忆一下脑海《平凡的世界》吧。
那是在初三。
初中三年级的下半学期。
即将中考了。
语文有专门的阅读课,班上有个小姑娘带来的她父亲的这套书,
《平凡的世界》。
没有课外书看,借来看一下吧。
一九七五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
开头并没有什么高潮,没有特别的吸睛,但是却能把你带入情景,我迫切的想看下去,就像是一个饿了许久的人见到了水和面包,大快朵颐。课间也不出去了,上化学课把课本往桌上一放,低着头继续看,惹得化学老师让我起来回答问题。
之后我听说了“好书分为两种,一种是你舍不得看下去,一种是你不忍心停下来”说法。那平凡的世界就是让我无法停下来的书了。
周末需要回家,借来了平凡的世界的另外两册书。
这个周末没有出门只是看书,白天看了一天还是没看完,我爹让我关灯睡觉。
好吧,那就睡觉。
辗转反侧睡不着,小台灯在哪儿,挑灯继续夜战。
终于读完了,《平凡的世界》。
一百一十万字,少年的我读完的第一本长篇巨著。
怎么说呢,这本书像是一把钥匙,带我打开了书籍的大门。
在此之前,也读书,但是并没有觉得读书是什么多重要的事情,读书就是读书嘛。
但是忽然发现,书原来如此的有魅力,书中原来有这样的波澜壮阔。
开始如饥似渴的读书。
田晓霞死的时候,泪流满面,那种撕心裂肺,啊,到现在还记忆深刻。
少平少安踏踏实实一步一步的向前走,努力奋斗的背影还在我的心中。
书中的爱,无论是爱情,亲情,友情,时至今日令我感动。
之后我读到了对于平凡的世界许多不同的声音,“主流的文学批评家们”对这本书的评价甚低。
从路遥的童年开始分析,说这本书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说这本书的理想注意过于浓厚,甚至说这本书就是路遥个人的yy。
嗯。
我不会争辩的。
闻道百以为莫及若者,书读多了之后就会膨胀。
现实主义的书籍中闪烁理想主义的光芒,是入不了批评家的法眼的。
没关系。
初三当时的初中物理老师看到我中午午休时间在看平凡的世界,告诉我,书没有好坏之分,当你对这本书有所感触,对书中的内容有所感悟,产生一种灵魂上的共鸣,那对你而言这就是一本好书。
离初三,算了算六年就这样过去了,中二病早就没了,
我已经大三了呀。
这六年我读了更多的书,见识到了更大世界,
不敢吹嘘自己读过的书多,但至少读书的习惯一直保留。
不敢妄自评判平凡的世界的文学地位,
但至少,这本书在我心中一直都会留有一个地位。
激励我不断向前,去书写自己的平凡的世界。
中午时分,他回到了久别的大牙湾煤矿。
他在矿部前下了车,抬头望了望高耸的选煤楼、雄传的矸石山和黑油油的煤堆,眼里忍不住涌满了泪水。温暖的季风吹过了绿黄相间的山野;蓝天上,是太阳永恒的微笑。
他依稀听见一支用口哨吹出的充满活力的歌在耳边回响。这是赞美青春和生命的歌。
他上了二级平台,沿着铁路线急速地向东走去。他远远地看见,头上包着红纱巾的惠英,胸前飘着红领巾的明明,以及脖项里响着铜铃铛的小狗,正向他飞奔而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