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收到一条短信,我仔细读完,前一阵子焦虑的心情终有所舒展。
16年10月开始,我接触李笑来得到专栏,报名学习阿何思维导图课、彭小六知识管理训练营、以及伍君仪英语透析训练营,一路眼界大开,同时也感觉到巨大的压力——原来大家都这么优秀,我有什么能拿出手的技能了?每一天的学习,都在追赶的道路上,但似乎又遥遥无期。喜欢新奇而讨厌平庸的大脑,把注意力都放在与各路大神的差距上;一块学习的小伙伴们,不时也会有惊人之作。而我看着手里平淡无奇的作品,听着自己不太流利的口语,焦虑与自卑就时不时被勾出来作伴。
出于对心理学的兴趣,我时常会感受与分析自己的状态。眼下就想起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一句话:“当一个人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却深信自己能够解决时,就会表现出自卑情结。”而我面临的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是:短时间缩短与高手的差距。有时我又会自恋的认为有能力解决,这样我就自卑了?看来有必要正视自己的差距与能力。
随即我又想到埃利斯合理情绪疗法。埃利斯常引用希腊哲学家埃皮克迪特斯一句名言:“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我潜在的看法是什么了?“我必须和他们一样优秀。”然而并没有,结果就会导致另一个看法的产生:“我一无是处。”正好符合不合理信念的两个特征:绝对化的要求与过分概括化。怎么破了?对于绝对化的要求”我必须和他们一样优秀“,更换关键词即可——“我希望和他们一样优秀,”并且我也会正视差距。对于过分概括化“我一无是处”,找自己的优势与长处——短信来得恰到好处。
而昨天的短信,通知我领取心理咨询师二级证书。它也提醒我,2016年上半年我也曾为了考试在付出努力。思来想去,我太注重结果。尤其在看到他人有收获时,我就即可向拥有一个好的结果。然而一切的结果,无论好坏,都由过程积累而成。结果似乎来的晚了一些,而他似乎在提醒我不要忘了积累的力量。
生活中我们一直急于前行,却不仔细体验脚下的路。专注于每一步,若认定方向,目标终能达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