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两天,朋友小Y和我说了一件事。几个月前,她的一个朋友开始做代购,拉她一起做。她有点心动,但是在微信圈里发了一次以后,家里人就开始反对,朋友圈里也是一片打击她的声音。本就是抱着试试看心情的她受不了这么强烈的反对声,直接就放弃了。现在,那个做代购的朋友已经了四个代理,每个月赚的钱都超过本职工作的工资了。小Y有点后悔那时候没和朋友一起继续做下去,又有点心动了,但是她的老公却说:“别做这种事情,赚朋友的钱,多丢人!”
小Y讲到这里,问我:“你说,赚朋友的钱,是不是很丢人?”
我问小Y:“你朋友做代购的东西质量怎么样?她的信誉怎么样?”
小Y说:“她的东西质量还是不错的,我自己就买过两次。”
我点点头:“如果东西不好,也不会有这么多人找她买了。既然这样,你还有什么顾虑?”
小Y犹豫了一会儿,说:“其实,主要是觉得赚朋友的钱,的确有点不合适。”
02
现在在微信群里发广告的人的确很多。有不少人抱怨,一打开朋友圈,就跳出一连串刷屏的广告,让他们不胜其烦。还有人声称,在朋友圈发广告,做微商,不就是赚朋友的钱吗?这太过分了!
说说我自己的观点吧。
打个比方,我在自家小区门口开了一家早点铺子,因为物美价廉,质量过硬,不少邻居朋友都来我这里买早点。那这算不算赚邻居朋友的钱呢?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我根本就不应该开这家早点铺,或者遇到邻居就应该以成本价卖给他们?
市场是公平的,作为一个经营者,市场自然会来判断你的产品是否符合需求。就拿早点铺子来说,如果你的早点味道不好,或者质量不过关,邻居和朋友也不会经常来光顾。他们经常来,就意味着你的产品符合他们的需求,是他们购买的最佳选择。
无论是朋友还是陌生人,在他向你购买商品的时候,他就是一名普通的顾客。一名顾客,他按市场价格向你购买产品,又有什么不妥当呢?
我的朋友里也有不少在微信圈里发广告的人,可我很少屏蔽她们。我还买过几次东西,包括代购的韩国护肤品、手工饼干、水果等等。那个卖我护肤品的朋友是专职做代购的,她就很直接地告诉我,她的东西质量没问题,价格也比商场便宜。但我卖给你的价格肯定是比我的拿货价要高一点,因为她总是要赚一点的。
我表示完全理解。人家辛辛苦苦地从国外向国内背货,赚得那都是辛苦钱啊。因此只要价钱合理,基本上我都不会讨价还价。凭心而论,她的护肤品的确比商店便宜,质量也不错,我从中得到了实惠,那她赚我一点钱又有什么不对呢?
03
记得有一位明星曾经开过一家餐厅,很多朋友去吃饭的时候全都不付钱。时间一长,餐厅利润直线下滑,老板索性定了一条规定,朋友来的话,除了第一次免单,以后全都照价付钱。该规定一出,听说不少朋友颇有怨言。但该明星兼老板不为所动,依然坚持该规定。时间一长,大部分人也都释然了。
如果这些都可以接受,为什么在微信圈里发广告,做微商开微店,有这么多人接受不了呢?
我想,主要还是三个原因。
一是有人觉得不停刷屏的广告搞得人不胜其烦。可是,电视里放广告的时候,很多人并不觉得烦啊!无论你喜不喜欢电视广告,你都得等到它放完了,才能继续刚才看了一半被广告打断的节目。可是你不喜欢看微信圈的广告可以,直接刷过就行,甚至干脆屏蔽这个人。
要知道,看不看别人发的内容是你的自由,但是在朋友圈里发不发广告却是别人的自由,你不能因为你的喜好而限制别人的自由。
二是我们从小到大的价值观。我们一直信奉“君子固穷”的理念,直白地追求金钱很容易遭到诟病。因此,即便是追求经济利益,也要打一个幌子,例如情怀、信念、梦想等,金钱是一不留神捎带上的附带品。可是,为什么金钱和梦想不能并驾齐驱呢?不犯法不违背道德地凭本事赚到钱,是一种本事啊!
三是一部分人的阴暗心理在作祟。有一些人,他们看到做微商、开微店的人赚到钱了,不由得眼红。于是只能站在道德角度抨击他们的行为。其实做微商、开微店并没有外人想象得轻松。你只看到他们大把大把接单子收钱,却没看到他们想法设法找渠道拿货、甄别物品质量、维护老客户发展新客户的艰辛。你因为眼红而抨击别人之前,为什么不先问问自己,有没有足够的付出和足够的耐心?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