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曾经说过,所有的故事都已经被前人做完了。那作为后续的作者,我们在想去创作故事,我们的动力是什么?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还能够找到好的故事契机呢?
中岛敦其实就发现了,原来在中国古代有那么多优秀的故事,而且里面除了大放异彩的主人公,还有一些小人物,他们的故事并没有人去写。他们身上好像是可以去做文章的。
所以,这个短片小说集里面就汇聚了非常多这样的角色。比方说在《西游记》当中,孙悟空大家都觉得很厉害,可是大家对沙悟净这个角色有什么印象呢?我们无非是说,“大师兄,师父被妖怪抓走了”“二师兄,师父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师父和二师兄都被妖怪抓走了”,好像就是这个印象。但是,沙悟净到底还有什么需要深挖的地方呢?你想不到。
但是中岛敦在这里面花了非常大的篇幅,描绘了沙悟净其实是有自己的思考的,他好像是一个哲学家一样。他会想什么存在主义、享乐主义,他会想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等等等等。所以,他发现在小人物的身上,我们可以好好的去剖析一下。这就是一个由头了。
可以说在《山月记》当中的几乎每一个故事,都可以在中国的经典故事当中找到源头。比方说作为书名的《山月记》,它是来自唐人笔记小说叫做《人虎传》。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主人公叫做李征,非常年轻的时候少年及第当官了。可是他发现在官场当中,每天就是跟朋友们喝喝酒、聊聊天,包括他真正做政务也很少很少。他觉得他的才华都浪费掉了,所以有一天他决定把门关起来,不再和那些当官的人来往了,辞官回了家。可是他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没有钱了。怎么办呢,于是找朝廷问了一个小官当。他就被派去了外地,做一个小官。在他当小官的过程中,有一天晚上出差,他突然觉得自己这么一个人才,居然屈才来做这些事情,真的是琐事限制我的发挥,但我是一个写诗能手啊。当他开始有这些想法的时候,他就开始在山林间奔跑。奔跑的过程当中,他发现自己的手不对了,长出了毛。发现自己脸也不对了,慢慢慢慢变成了一只老虎。所以他就由人变成了虎。又过了一段时间,在这个山上,有一个当官的要路过,他叫袁傪。袁傪原来和李征是好朋友。这时候有人就跟袁傪说,现在天色还比较黑,如果我们这个时候上山,有可能会被猛虎吃掉,最近经常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袁傪说,我是天子手下当官的,而且手下这么多人马,我会怕一只老虎吗!所以他就上了山,但是上山之后他吓死了,因为突然一个老虎就出现在他面前,他想“我命休矣”。但是,没有想到那个老虎掉头就走,他想这只老虎怎么这么奇怪呢?这只老虎怎么放过我了?突然他就想到,刚刚老虎的那声咆哮,怎么那么像我失踪的一个朋友李征啊?于是袁傪就说,你是不是陇西人叫李征啊?过了一会那个老虎说:对,就是我。然后两个人居然就开始聊天了。然后聊天的过程当中,李征说,因为我当年如何如何,所以莫名其妙变成一只老虎。接着他说,袁傪大人,我跟你是好朋友对不对,你既然跟我碰到了,我有几件事情想托你帮我做。第一件事,我一直希望让世人记住我的诗才。所以我有几首诗背下来,你让旁边的人记一记,回去就说这是李征的诗,请大家记住他。其次,我的老婆家人,因为我变成老虎了,没有钱,所以能不能帮忙照顾她们。袁傪都答应了下来,答应帮这个忙了。之后,李征又说,我为什么会变成老虎呢?我有一些愿原因要剖析一下——“我生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于是我渐渐地脱离凡尘,疏远世人,结果便是一任愤懑与羞恨,日益助长内心那怯懦的自尊心。其实任何人都是驯兽师,而那野兽无非就是个人的性情而已“。在这样一番自我剖析之后,袁傪就知道了这个中原因,你既觉得自己诗才在官场得不到发挥,但是你如果真的要去写诗的话,你又没有这个才能,所以就变成人和兽中间这个状态。
卡夫卡的《变形记》中说,其实人不可怕,虫也不可怕,人虫之间的结合体才可怕。其实李征就是这样一个状态。
可是,当李征把自己所有的诗文全部都告诉袁傪后,袁傪说,这个诗里面确实很有才华,可是缺一点什么东西。到底缺什么呢?作者在里面并没有说。这个故事的结局就是李征孩子袁傪,我现在还能够有一点人性,还能认得出你,但如果你办完事回来了,不要从这条路上走,我很怕自己到时候就认不出你,把你给吃掉了。这就是故事的结局。
看完这个故事后,大家可以对照一下自身,是不是很多人都是这样的。总是觉得这个世道不公平,生不逢时,才能没有办法去施展。但其实,有没有可能你就跟李征一样,其实是你自己不行,又不敢放弃,最后使得自己变成老虎呢!所以这个就变成了名篇。
《山月记》是收录在日本的一些教材当中的。收录在教材当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岛敦在写作的时候用了非常多的古代汉语的东西。很多的日本学校觉得,如果你阅读中岛敦的东西,对于你的汉文修养是大大有好处的。而中国其实对日本的文化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所以这是最重要的原因。这就好像咱们中国人必须要学习文言文是一个道理。其次,就是因为这可以帮助很多日本的年轻人认识自己,我到底是怎么样的材料,我是不是应该反省一下。是不是不应该每天总是在网上嚷嚷,说自己太可怜了。
最后,结合时代背景,这篇文章是写在1942年,而被收录在日本课本当中时,已经是日本战后了。如果一个人,他总觉得自己有才华又得不到施展,就会变成老虎。那一个国家呢?日本是不是也是这样。明明这个国家本身明治维新之后可以发展的很好,但是它非要脱亚入欧,非要去侵略满洲,非要去侵略中国。最后怎么样呢?所以这其实是一个自我反省的东西。在李征这样一个小人物的身上,其实中岛敦发挥了很多,大家都觉得这个意思是显而易见的。这是这本书中的第一篇文章。
《山月记》写的非常优秀,但是如果我们翻开它的故事底本《人虎传》,就会发现,中岛敦其实什么都没有做,他仅仅是翻译了而已,他把文言文翻译成了日语。我们会觉得当作家也太简单了吧,只就是很多人对中岛敦的一些批评。
但是,在这本书当中,有一篇叫做《牛人》的文章,它是从《左传》当中出来的故事。《左传》原本的故事是怎么样的呢?它说在鲁国有一个大夫叫做叔孙豹,他在外面有一个私生子叫做竖牛。他知道竖牛存在之后就把他接回了家里。最后这个竖牛把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和弟弟全部干掉,把自己的父亲活活饿死。在《左传》当中,原本是为了批评这个人不知道孝顺,不知道纲常理德。可是在中岛敦的故事当中,他说,叔孙豹年轻的时候逃亡,在一个村子里面和一个女的结合了,有了一个私生子。然后他把这个女的跟这个儿子都忘记了。回到自己家里面之后,睡觉时做梦,梦到自己家的房顶开始坍塌,这时候有一个人,他长了一个牛脸,浑身漆黑,就好像一个柱子一样把房顶又托了回去。他就觉得这个人是家里面的福星。后来有一天,他得知自己有一个儿子,叫做竖牛,看了之后觉得就是梦里那个又黑又像牛的人,所以赶快把他接了回来。因为那个梦,他对这个儿子非常非常的上心,把他当成自己的秘书、大管家,自己吃什么饭全部都是竖牛来管。于是,竖牛就利用一些办法,说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怎么怎么样不行,弟弟怎么怎么样,用挑拨离间的方式,把哥哥和弟弟全部除掉了。最后,在叔孙豹身边就只有一个可信赖的人,就是竖牛。然后竖牛觉得叔孙豹以前对不起他,于是就不给叔孙豹吃饭。叔孙豹说,我好饿啊,给我吃点饭。但是他身边一个人都没有。后来有人来到了他身边,叔孙豹就赶紧说,这个竖牛不给他吃饭,怎么怎么样。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叔孙豹和竖牛的关系非常好,所以就觉得是叔孙豹生病了,神志不清,于是没有人怀疑竖牛。最后,叔孙豹就被活活饿死了。
故事的结局就是这样,中岛敦在这个版本中,并没有看到对竖牛的批判。他只是用同样的故事,但是不一样的角度切入。所以中岛敦其实是在《牛人》这个故事当中,加入了自己非常多的思考的。比如,有没有宿命论的存在,有没有人因为自己做梦,就对什么东西非常痴迷,导致了非常大的灾祸。所以这就是在小的故事当中可以加入自己的思考,中岛敦的作用就是在这个地方。
《山月记》里面还讲到了一些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在《李陵》这个故事中,讲了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他有一天跟汉武帝说,你给我五千个人,我一定能够把匈奴剿灭。汉武帝是那种非常好大喜功的人,于是就把李陵派去打仗了。但是李陵领着五千个人深入漠北之后发现,怎么碰到的是他们的主力部队。于是在一番激战之后,被匈奴人给抓了起开。被匈奴人抓起来之后,汉武帝得知这个消息,觉得李陵吹牛五千人可以把他们给浇剿灭,现在死了这么多人,自己又被抓了俘虏,于是,要把李陵全家都杀掉。这个时候整个朝廷都说,李陵该杀,是他好大喜功,是他的问题。但是有一个人站出来了,就是司马迁。他说李陵是李广的孙子,忠心耿耿,他好好去打仗,只不过是打输了而已,再怎么说也应该是一个忠义烈士,怎么可以因此惩罚他呢。 这话触怒了汉武帝,于是就对司马迁处以宫刑。于是司马迁在42岁的时候就被抓起来处以宫刑了。但是司马迁一直记着一个事情,他父亲想写一部历史,他把资料都收集完了,但是他在收集完资料之后就去世了。这个任务留到我的身上,我现在难道可以因为被处以宫刑就自杀吗。我应该忍受着这个羞辱继续把历史写下去。所以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史记》。这是司马迁的故事。
再说回李陵,他被匈奴人抓起来之后的第一时间就想要保全自己的性命,但是一定不可以跟汉人作对。于是被匈奴人抓了之后,他就说你们跟汉人打任何的仗,我都不参与。但是有一天,汉武帝发现自己跟匈奴打仗输了,打听了之后说是匈奴有一个姓李的将军在出谋划策,于是输了。汉武帝就非要杀李陵全家。李陵全家就真的被干掉了。李陵得知这个消息之久,心灰意冷。他想,既然你这样对待我,我就投诚匈奴了。
再后来,事情有了转机。中岛敦在前面花了三分之二的篇幅在告诉我们,李陵这个人变成汉奸是情有可原的。但是在故事接近尾声的时候,出现了另外一个人物苏武。苏武牧羊的故事我们在小学都已经学过。苏武持节云中,哪怕被流放到贝加尔湖的那个位置,离长安非常非常的远,但是他十几年一直没有变心,就在那边好好放羊,一直心里想的汉武帝。有一天李陵知道,我们有一个使臣叫苏武被抓起来,但是他一直没有投诚,一直在那边生活。于是他心里起了一些变化,他不敢去见苏武。他本来的任务是说服苏武,让他也投降我们匈奴。但是在见到苏武之后,他一个字都说不出来。这就是李陵的故事。最后,汉武帝去世,新的皇帝刘弗陵上来,他希望跟匈奴去建交,所以把所有的俘虏都回汉朝吧。苏武当然被接回去了,所以我们说苏武是一个民族英雄,他很有气节的。但是李陵一直没有回来,在历史中他确实没有回来。因此很多人对李陵的印象就是,作为李广的孙子,大英雄的孙子,怎么当了汉奸,太丢人了。可是在这个故事当中,我们会对他产生一种深深的同情。
这就是在《李陵》这个故事当中出现了三个人物。首先我们会知道李陵为什么会叛变?我们大概会理解了他,但是他那种羞愧感,在见到苏武之后,什么话都说不出,我们也是应该可以感知到的。苏武尽管说他的篇幅比较少,但是是一个让人敬重的人物。而第三个人物司马迁更值得我们思考。司马迁好像除了为李陵进言,然后写了《史记》之外,没有任何可以说的地方。但是在这本书当中,写了很对司马迁的内心独白。司马迁想,我要写怎样的一个历史,他就想到孔子说的“述而不作”,一个历史我就把它讲出来,但是我自己的想法不重要。于是他就开始写,但是写完了先秦的历史之后,越来越接近本朝了,他就有一些思想的动摇了。比如项羽和刘邦,比如汉武帝这边的故事应该怎么写。特别是写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在他写到这样的情节时,他觉得自己好像感情用多了。项羽这个人他是一个失败者,我怎么可以去赞扬他呢。于是,中岛敦写,司马迁先把那段给删掉后,他觉得这就是历史了,可是看来看去怎么项羽和刘邦一样,刘邦和秦始皇一样,秦始皇又和周武王一样,历史上的每个人物都一模一样啊。我这些文字一旦删掉之后,它们就失去了生命。于是司马迁又把删掉的文字重新再写上去,他觉得熠熠生辉了。可是,他写历史的时候又想到,我应该述而不作,这是不是加入了自己的感情了呢。于是,在一番纠结之后,他给了自己一个解释,他说述而不作的意思是,历史上的项羽就应该是活的,我就应该把它写活。不要因为种种原因,而把个人色彩去掉,这不是历史。
于是,我们就想,在写李陵这个故事的时候,苏武很重要,必须要出现。但是司马迁为什么要出现?其实,司马迁这个人物的出现,一定是意有所指的,也就是中岛敦自己。中岛敦其实也是在写历史,他是在古代的故事当中挖掘出新意了。我们可能会说《牛人》不是这样的,他就是一个犯上作乱的人,你要给他翻案吗,中国的三纲五常不重要吗,中国的传统文化不重要吗。不是的。一个人应该是有自己心路历程的,中岛敦把这些故事写出来是有自己的考量的。所以我们看到他后期的故事,其实是情感非常丰沛的。包括《山月记》这个故事也是这样的。
我在看到《山月记》中李征自述的那段话时,我自己居然哭了,因为我发现我就是这样的人。所以在整本书当中,情感是非常非常炙烈的。
所以,如果是我们自己,要去创造故事的时候,能不能找到这些小人物呢。在中国古代有《三言二拍》,有《聊斋志异》,有《搜神记》等等等等,那么多所谓的边角料其实都可以拿出来变成一个宏大的叙事。所以古代的故事还有的写吗,传统都是糟粕吗,糟粕有没有可能变成黄金呢?
很多的文学评论者说中岛敦这个故事里面,命运意识非常强,个人意识非常的强烈,包括他的写作手法和芥川龙之介非常的相似。我们抛开这些文学评论不说,光是他古为今用这一点,是不是值得我们好好去学习一下呢。
以上文字收录于b站up主“书房连着厨房”的读书视频,其实我对里面讲沙悟净的两则故事更有深刻的感受。
悟净评判悟空说,“他以自己的能力为标准来要求别人,别人达不到他的标准就会火冒三丈,简直叫人无法忍受。当然也可以说,他自己没觉得自己的才能是非凡的。他心眼不坏,并非有意为难别人。这一点我们也十分清楚。他只是搞不懂弱者的能力何至于如此低下,故而对于弱者的狐疑、犹豫、不安等毫无同情之心,最后便因焦躁难耐而大光其火。只要不因我们的无能而惹他生气,他其实是个十分善良、十分孩子气的家伙”。
当时我因为工作上锋芒毕露的行为,和别人发生了很多冲突,遭到了很多质疑和委屈。我在情绪极度低落,极度怀疑自己和否定自己的时候,看到《山月记》这本书里悟净的这段话,重新自己冷静下来反思自己,这段话也给了我很大的安慰,让我觉得自己其实不是一个很差劲的人,只是不懂得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再后来,我看到了《大江大河》里水书记对宋运辉说的,“你不是太独,你是太傲,你的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骄傲,而是因为自己太聪明,太优秀,从内心深处产生的那种傲慢。这种傲,是改不了的。不过,你也不用太灰心,傲,也是一个人的本钱,是你坚持不懈,不断努力前进的动力。但是,这种傲,你要深深的藏在内心深处,不要拿出来给别人看,更不要拿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别人。现代工业讲究的,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社会协作,管理别人也是一种协作。你要同别人协作,就要充分了解别人的特征,社会是由大众构成的。可能,有的人不如你优秀,有的人,不像你这么上进好强,但是你又离不开他们。你要同他们协作,就要放慢自己的脚步,让别人能够跟得上你。工作,往往就是在妥协和博弈当中完成的,这就是和光同尘的精髓。就像打球一样,一只篮球队有五个人,你跑得又快,传球力量又大,谁能接得住你啊。你能力强,可以去打前锋,但是,总要有人打后卫,总要有人给你传球吧”。
其实我也是就在刚刚,才明白这些道理。
今年的自己,做得还不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