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带着孩子在外,认识了不少带孩子的老人。其中一位老人还记忆犹新。
带孩子的人,事就那么多—带孩子;地方就那么大—小区及小区附近。所以有些人低头不见抬头见,要么混个脸熟,要么一起话家常谈孩子。其实大部分人都说过话的,因为大家都带孩子嘛,都是外地人嘛,话题自然多。但有一位,我还真没说过话,只是混个脸熟,脸熟也是她的脸我熟悉而已。
她个子不高一米五五左右,人也挺瘦,年纪看不出来,应该在五十五岁以上。第一次见她是在小区里的滑梯旁,几个孩子在那一起滑滑梯,大人在一旁看着边聊天。
她的孙子也在孩子里,可是她只盯着她的孩子,对于我们这些大人好像没看见一样,更不用说和我们说话或者笑一笑了。所以第一次见面,她留给我的印象就是很孤僻,而且眼神,像是惊弓之鸟的眼神。如果她的孙子和别的小朋友有冲突,她就会立马冲上去,拉着她孙子的手对着其他小朋友叽里呱啦地说上一通,然后离开。
这样的她,我们其他家长自然也不好搭讪,只能混个脸熟,知道是一个小区里的。有几次早上起的早买早餐,碰见她一手拉着孙子,一手在垃圾桶里找可以卖钱的瓶罐纸盒子。
冬天的一个早上,我和另外一个阿姨在电梯里遇到,说笑着走出电梯。刚好在电梯口我们碰见了那位老人 ,她正在翻垃圾 ,他的孙子蹲在一旁,穿的是开裆棉裤,手里拿着一个小棍子在地上画着什么,鼻涕一串一串地从鼻孔冒出又吸进去。
我和身边的阿姨一直说这话,然后可能是阿姨和我说话的时候多看了那老人几眼,那位老人眼神一下子犀利起来,看着我们停下了翻垃圾的动作,接着看向身边的四周,好像找什么东西一样。然后走开了,正当我们走出来时,只见那老人一手拿着一块砖,气势汹汹地朝我们走来,我和阿姨都带着孩子,看见老人这架势把我们吓了一跳。
那老人一路走来嘴里还念念有词,阿姨虽然害怕可是想问个究竟,我赶紧拉阿姨和孩子走远一点,结果那老人就跟来了,我吓得赶紧叫保安,还好是离大门很近,保安听到后赶紧跑过来,一边示意我们走远点,一边和老人交涉,不知他们说了什么,老人还是很生气的样子,只是把手里的砖给了保安,然后拉着孙子走了。
我的心里还彭彭地跳着时,保安走过来说,这老人脑子有点问题,遇见了躲远点。后来又一位领跳广场舞的阿姨,听说了此事也说,这老人受刺激了很敏感,遇见她了,不要盯着她看。
听领跳阿姨的话后,我恍然明白了,肯定老人以为我和阿姨在讨论她,加上阿姨看了她几眼,所以她就发起脾气来了。怪不得第一次见她就感觉她的眼神很像受惊的鸟的眼神。
以前,对那些一言不合就能打起来的人非常困惑,又不是小孩,怎么可能因为一两句话,甚至一个表情,一个眼神就能打起来呢?网络上也经常出现因为一两句评论就开撕的现象,现在我好像能理解一些了。
再看《如何科学开发孩子的大脑》一书中,就提到了压力紧对孩子大脑发育的影响。其中就说,孩子感觉特别紧张时,压力特别大时,孩子的情绪就容易失控,就会出现别人的一句他听着不舒服的话时,就会动手打人或者大喊大叫。
社会的快速发展,确实让很大一部分人感到焦虑,感到压力山大。而不仅仅是中年人,包括老人和孩子,都深受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