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群吃水果最好是在两餐之间,也就是饭后2小时或者是饭前2小时的时间。且上午吃水果要好于下午,下午吃水果又优于晚上。
1、两餐间吃水果有助于转化能量。
一日三餐中,尤以早餐后1—2小时吃最健康。因为早餐通常比较简单,热量低,上午九十点钟的时候,补充一些含糖量高的水果,能够迅速转化成能量,让人充满精神。不过晚餐之后最好不要吃水果,过多的糖分代谢不出去,容易造成肥胖。
2、饭前吃水果可以增加饱腹感。
水果属于低热量的食物,水分含量的高达85%-90%,并含有比蔬菜多的以双糖和单糖形式存在的碳水化合物。因而饭前吃水果可以增加饱腹感,有利于控制食物的摄入总量,避免吃得太多过饱。
3、饭前吃水果有利于营养素的吸收。
因为水果中富含的能降低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促使肠道中铅等有害物质排出的膳食纤维均属于水溶性的,饭前吃有利于身体必需营养素的吸收。在胃内充满食物时,消化吸收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而且膳食纤维还会增加胃肠内食物的湿润度,加重胃肠的负担,所以最好是在两餐之间。
4、容易把握总热量的摄入。
水果是低热量食物,其平均热量仅为同等重量面食的1/4,同等猪肉等肉食的1/10。先吃低热量食物,比较容易把握一顿饭里总的热量摄入。
5、降低水果氧化程度。
许多水果本身容易被氧化、腐败,先吃水果可缩短它在胃中的停留时间,降低其氧化、腐败程度,减少可能对身体造成的不利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