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入学的时候,班主任选任班干时说,成绩第一就是班长。
似乎衡量一个学生唯一的标准就是成绩。
而这样一个观念也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心中,只有第一名,才能得到老师的认可、亲友的称赞以及那个证明自己实力的奖状。
上了大学,毕业工作,我们依然延续着这种已经不断固化的信念,以至于我们会错误的认为只有自己完美了,才能够得到认同和喜爱。
1.错误的逻辑推理
只有丰富的实习和相关工作经历,才能够更好地工作,这不假,但是公司招聘这是唯一的衡量指标吗?只有懂得照顾别人,内心温暖,健康富有才能够找到心仪的对象,才能够被别人所喜欢吗?
这两个问题的逻辑就相当于小时候的问题:只有第一名,才能够得到奖状吗?
事实并非如此。老师选取颁发奖状的人有很多个特质,而可以量化,或者说表现出来的是分数,然而那些分数高不听话的学生也是得不到奖励的,而还有些奖状则是颁发给特别进步的同学,为班级作出贡献的同学等等。
可以写在简历上和婚恋网站上的可现条件并非我们的全部,而且我们所希望得到的目标选取标准也有千万种。小姐姐们总希望自己更瘦一些,而有些男人则喜欢胖胖的女孩子。这是一种错误的逻辑推理,每个人内心的完美标准不尽相同,又何曾谈的上达到完美了呢?
沉锚效应也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我们对事情的判断,往往受到第一信息的支配,就像锚可以将船固定在某处,这个信息能够将我们的判断固定下来。当我们感受到自己趋于内心所想的完美状态,自我认同感提升之后,自然会外化认为自己能够得到他人的肯定性的评价。然而,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2.自卑心理找借口
不自信的人总会给自己的内在和外在更多的支撑,才足以使他认同自己。这一点和讨好型人格中的自卑心理是一样的。
一个人内心的自卑感会使他偏执的认为一件事情只有自己掌握到了其所需要的全部的知识和经验,就能够做好这件事情;而另一方面,自己永远无法掌握其所需要的“全部”。
在终极目标之前,先给自己设定一个前目标,完成这个前目标需要ABC,而自己连ABC都完成不了,自然也不用去完成终极目标。于是自我搁置,亦或是永远在奔向前目标的路上。
比如,终极目标是结婚,前目标是事业有成。当然,如同第一点所述,这两个目标没有必然关系。而事业有成需要A五年以上工作经验,那么这五年可以不用考虑婚姻这个问题;B中层管理位置,那么在这之前可以不用考虑这个问题;C年薪50万,那么在未达到这个数字之前不用考虑。
那么当自己发现这ABC都不可能达到的时候,就默默地想做个不婚族吧。
实际上,所谓达到完美,不过是自己给自己找的一个借口罢了。
3.不切实际的幻想
人们总是会把希望寄托在明天,而没有想到的是,只有今天脚踏实地,才可能有明天的辉煌。如果自身完美了,确实有很多事情发生改变,至少自己得生活境遇能够得到很大提升。
然而这一类人在思考“如果自己完美无缺了,就会得到别人的认同和喜爱”这个问题时,他们是从现实的不完美出发,因为有太多的不如意,他们遭受了生活的打击,所以幻想着如果有一天,自己完美无缺,就会被他人所认同和喜爱。
而即使达不到被别人的观点所认同,至少自身觉得自己已经足够好了,没有得到我这样一个人才或者对象,是你的损失!
而在这样思考问题的同时,他们是没有对自身做任何改变,仅仅只是在脑海中抱有这样的想法而已。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总是两种路线,所以,这类幻想者也仅仅只能够完美地存活在自己的想象之中。
总结:
以上三种错觉或者误区都是无法避免的,人也总是需要一个目标活下去,就像史铁生《命若琴弦》里的瞎子一样,弹断琴弦就是他的人生目标。人无时无刻不是活着梦中,男人们拼命学习、考进好大学,拼命工作、应聘好公司,和那些拼命减肥的女人其实是一样的,大家都是希望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更何况让自己变得更好一点,完美一些又有什么错呢?其实使自己日趋完美并不是为了取悦别人,也不是为了让自己得不到认可时可以心中无愧。仅仅只是因为来在世上一遭,能够经营的只有自己。生死两端系着的,就是自己一生的经历,而你与世人相差的也就是这短短的一生,所以如果你达到自己内心的完美,也就得到自己内心的认可和喜爱。
而这样,也就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