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谈李冶“至亲至疏夫妻”

谈李冶“至亲至疏夫妻”

作者: 小路灯 | 来源:发表于2017-06-14 03:54 被阅读0次

“至亲至疏夫妻”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冶的《八至》。我想等我再吃多几年米饭,一定对这首诗有更多的感受,就如我读《红楼梦》一样,但我还是挺喜欢的,就姑且谈一谈吧。

《八至》这首诗是这样说的: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现在百度上讲一首诗,总要说这首诗第一句写了什么,第二句写了什么,写的每个意象又指什么,什么是实的,什么又是虚的,偏偏最重要的诗境诗意诗人之心,就成了一句话背诵了事。

《八至》这首诗明白如话,其实是不用怎么解释的。

东、西两个方位相对,两个物体只要不是南北走向就必然有东西区别,所以“东西”“东西”,说近则近,说远则远。清溪,不比江河湖海,水至清,看起来浅,倒映了天上云鸟星月,不下水探一探深浅,也莫测浅深。

日月当然是高的了,红日当空,朗月高悬,自然也是明的了。因此有了此诗前三句: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到这里,“月”已属仄声,就差一句来平了它,谁料想是“至亲至疏夫妻”。

想来寻常小姑娘想说出这个道理,也说不出来,起码我是说不出来,所以我也拜服李冶这句诗。李冶又名李季兰,是唐朝著名的女道士,在安意如的书中对她即有介绍。这是个有才华又有豪情的女道士,不仅貌美,而且能弹琴作诗,和当时的名士多有来往。那个时候的社会风气开放,公主皇帝都随性了,也就管不住一个女道士了。若没有这层经历,估计李冶也写不出这样的诗句。

李冶有个蔷薇诗谶[chèn]的故事。据说她六岁的时候,写了一首咏蔷薇诗,这样说的:

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

已看云鬟[huán]散,更念木枯荣。

鞞[bǐng]鼓喧行选,旌旗拂座隅[yú]。

不睹河阳一县花,空见青山三两点。

她的父亲闻此诗即言:“此女聪黠非常,恐为失行妇人”。因为“架却”谐音“嫁却”,就想着这女孩子如此聪明,长大后只怕是个不检点的妇人。

说实话我是很难理解为什么她的父亲会这样认为呢?是因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吗?为什么聪明会被认为不检点呢?我觉得这个故事不真,而且才六岁,就可作此诗,若是真的,那就太天才了。但反正最后李冶就是被送去道观了。

再读一次“至亲至疏夫妻”,是深深的感慨。莫说有没有见过相濡以沫的夫妻,就是现在的名人夫妇,我们一边看着他们恩爱,一边看着他们离散。随意打开一个娱乐新闻网页,每天都有人结婚,每天都有人离婚。退一层,只是情侣关系,尚有太多海誓山盟,又有太多分崩离析。

一边是情深意重,一边是反目成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际遇,实在是太微妙了。一代才女李冶,她在写下“至亲至疏夫妻”这句时,心中想的又是什么呢?

相关文章

  • 谈李冶“至亲至疏夫妻”

    “至亲至疏夫妻”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冶的《八至》。我想等我再吃多几年米饭,一定对这首诗有更多的感受,就如我读《红...

  •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八至 唐·李冶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这是一首...

  • 八至

    至近至远东西 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 至亲至疏夫妻 (李冶)

  • 《八至》李冶

    《八至》李冶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 古诗词赏析(三十三)

    八 至——唐·李冶 至近至远东西, 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 至亲至疏夫妻。 这首诗为唐代著名的女冠诗人李冶...

  • 人性世情

    茂名夫妻,离婚陌路。 人性薄凉,可叹可悲。 现实有例,李冶所言。 夫妻关系,至亲至疏。

  • 《甄嬛传》系列012:至亲至疏夫妻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一句012,出自唐代女诗人李冶《八至》 李冶,乌程(今...

  • 至亲至疏夫妻

    八至(唐 李冶)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读唐朝女诗人李冶的《八至》诗,感觉最后一...

  • 八至

    [唐]李冶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八至》是唐代女诗人李冶创作的六言诗。此诗...

  • 至亲至疏夫妻

    这个标题来自唐代李冶的《八至》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夫妻之间,相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谈李冶“至亲至疏夫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tts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