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弥小木
孩子在学校上课时,害怕回答问题?
孩子在学校从来不上大号?
孩子从来不主动和同学打招呼?
孩子们的这些现象,除了本身性格的因素以外,还有“社交焦虑”的因素在里面。有一点社交焦虑没什么,过于社交焦虑影响到正常的生活,那么还是采取一些措施会更稳妥。
有怎样的方法可以帮助孩子面对社交焦虑?《告别社交焦虑的五步练习法》提供了可借鉴、又可实行的方法。
《告别社交焦虑的五步练习法》是临床心理学博士布丽奇特•弗琳•沃克,写给孩子们的直面社交焦虑的书。在这本书里可以看到,布丽奇特•弗琳•沃克分享的五步告别社交焦虑的方法。
为什么会社交焦虑?
孩子们为什么会有社交焦虑?《告别社交焦虑的五步练习法》分析了三个原因:属于成长的正常现象、家族基因影响、过度担心他人的评价。
其中“过度担心他人的评价”是社交焦虑最大的影响因素。“过度担心他人的评价”的内核是“害怕批评”。
社交焦虑的孩子,他们的大脑倾向于关注他人的负面评判与嘲笑。换句话说,他们更多关注的是来自他人评价的消极方面。
那么,如何改变害怕他人的批评而引起的社交焦虑呢?《告别社交焦虑的五步练习法》给了可操作的5个步骤。
如何面对社交焦虑?
1了解自己
想要面对社交焦虑,从了解自己开始,布丽奇特•弗琳•沃克分享的第一步是“创建触发情境清单”。
这一步需要做的是“记录、总结、评估”,具体如何操作?
用一周的时间,记录会引发社交焦虑的所有情境。在记录的过程中,最好能选择一天结束后,可以安静思考的时间、地点,按照“小时”来记录。
在这个过程中,不要着急,跳出自己的身份,以“研究者”的身份去记录。
记录下一周内能引发社交焦虑的情境后,就要进行“总结”。看哪些情境出现的频率高,哪些低?对于这些情境,还可以再做进一步的具体细分。
“总结”后,就是“评估”,用SUDS来评估引发社交焦虑情境的程度,用分数来表达更准确。这个过程其实偏向于主观的判断过程,因为所给出的分数是以自己的感受为依据。
做完这一步,开始分析。
2找到依赖行为
就像剥洋葱,了解自己之后,就开始进一步的分析。第二步主要是找到,一个人面对社交焦虑的情境时,会采取哪些行为,包括“回避行为”、“安全行为”。
什么是“回避行为”?简单理解,就是逃避产生社交焦虑的行为。那么“安全行为”呢?为了减轻社交焦虑所采取的行为。
有时候,这两种行为并不能很好的区分,没关系,只要找到在社交焦虑的情境下,会习惯性地采取哪些行为。这些习惯性的行为,并不能真正减轻社交焦虑,反而会加剧社交焦虑的情绪。
找到之后,可以参考书中的方法:制作索引卡。
制作索引卡,是将行为可视化,让社交焦虑的具体情境有迹可循。索引卡上,也要记录具体的SUDS的分数。这样做,都是为了第三步。
3深入了解自己
这一步,布丽奇特•弗琳•沃克称之为:建立“暴露阶梯”,也就是“直面”社交焦虑这件事。
别害怕,“暴露”的好处有两点:
了解事实的真相
明白结果是可承受的
直面社交焦虑,能让陷入社交焦虑的孩子们知道:其实别人没那么在意我们的错,就算真的出现了难堪的情形,也没关系,这些结果也是在可承受范围之内的。
这一步主要是了解具体的焦虑类型,建立可操作的计划,给具体情境排序,然后从SUDS排分中,选择SUDS最低的情境。
4开始探索实验
选定情境之后,就开始行动吧。布丽奇特•弗琳•沃克将这一步称为:进行“暴露实验”。
这一步是一个小循环,从提出问题开始,到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情,再到设计步骤,实践步骤,最后是回顾。
这个小循环的每一步,在书中都有可参考的操作路径,除了“实践”这步,其余四步都离不开自我提问。
提出问题这一步,需要问问自己最担心会发生什么?担心的背后,少不了恐惧,这也是“预测”中需要了解的。“预测”这一环节,可以用“箭头向下的技术”,不断探问自己来了解恐惧的结构。
设计步骤、回顾这两步都需要填写工作清单,所谓的工作清单,也是一种自我对话。具体有怎样的对话,书中给了范本。
既然是探索实验,当然离不开行动,这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虽然有时候行动很难,但行动有时真的是治愈焦虑最有效的一环。将这一过程当成探索实验,在行动上容易很多。
5继续前进
走完前面的四步,对应的只是社交焦虑中的一个情境,还有其他需要面对的场景。然后做什么?当然是继续前进。
有了实践的经验,在面对社交焦虑这条路上,还可以做得更好一些,比如学一些社交技巧、自信表达的方式。
其余的交给时间,等再回头看时,或许会发现已经没有了社交焦虑。
写在结尾的话
大多数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些社交焦虑,有的多一些,有的少一些。如果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不如试试布丽奇特•弗琳•沃克分享的5个步骤。
了解自己,有序有效地面对社交焦虑。
记得一定要行动,就像布丽奇特•弗琳•沃克说的“感到崩溃的时候,与其烦躁不安,不如做点什么。”
Hi~我是弥小木。
家有两娃,一儿一女。
分享遇见的好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