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396545/10a96519a6e0dbab.jpg)
无意间,在董卿主持的《朗读者》中看到这样两个故事:
童话大王郑渊洁在上小学的时候,一次老师要写作文,题目是《早起的鸟儿有虫子吃》,结果郑渊洁将题目改成《早起的虫子被鸟吃》。作文一交上去,老师十分生气,说:“郑渊洁,作文的题目是不能改的!”郑渊洁辩解道:“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鸟可以丰衣足食。但是,早起的虫子不是就被鸟吃了吗?”老师被辩得哑口无言,勃然大怒,让郑渊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郑渊洁,是班上最没出息的孩子”。六十多岁的郑渊洁在讲这一段往事的时候,红了眼圈。
其实,老郑完全不必这样。“态度挂帅”是老师们的拿手好戏,说不过学生了,便会使出“杀手锏”,说你态度恶劣,不尊重老师,道德、态度一挂帅,保你完蛋。
当着全班的学生,尤其是他喜欢的女生,郑渊洁当然不愿意讲。就在边说自己最没出息的同时,偷偷地在课桌下弄响了“拉炮”。结果,可想而知,老师宣布:郑渊洁,你被开除了!!!
郑渊洁的父亲郑洪升,是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的教员。
郑渊洁说,他的父亲从来没有打骂过他,甚至连一句重话在他面前都没有说过。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如果他犯错了,父亲就要他写检查。但是,要求每次都要写得不一样,不能重复。
这次,烂子撂大了,郑渊洁提前写好了检查。被开除回家的郑渊洁向父亲交上了检查,结果满脸怒气的父亲,看着看着,脸上犹如一阵春风吹过。原来,郑渊洁这次的检查是按小说的情节来组织材料的,有悬念,有起伏,有故事,有人物。看得老爷子是心花怒放。父亲郑洪升说:“没事,爸回来教你!”
于是,后来赫赫有名的童话大王——皮皮鲁、鲁西西、舒克、贝塔和罗克他爹,国家承认的最高学历只是小学四年级。
“他的四周寂静下来,你的心完全沉没。除了母爱你一无所有,但也要横下心和命运争夺。十六年陪读,你是他的同桌,你作他的耳朵,让他听见这世界的轻盈,也听见无声的爱。”
这是“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陶艳波的颁奖词。
陶艳波,女,1966年出生,被称为“同桌妈妈”。
在陶艳波的儿子杨乃斌一岁的时候,因为一次发烧导致耳膜出血,最终导致他的儿子——杨乃斌,失去了听说功能。这给了陶艳波和一家人很大的打击。
为了给孩子治病,他们走过了很多地方,但医生的结论始终让他们失望。很多人劝陶艳波把孩子送到聋哑学校,但是陶艳波没有放弃。为了儿子,她专门从老家黑龙江到北京去学习唇语,然后一点点地教儿子说话、识字。
陶艳波坚持让儿子上正常学校,为此她做出了一个难以让人理解的决定:辞职陪着孩子一起上学。就这样,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从高三到大学。
陶艳波就是儿子的耳朵,就是儿子的向导。杨乃斌的老师、同学也都为这对母子提供了最好的条件。经过不断练习,杨乃斌也能比较正常地和人交流。
如今,杨乃斌已经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
儒家说,人人皆可成尧舜。
佛家说,人无自性。
教育家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
其实,他们所表达的都是一个信念: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有无限的可能性。
当初,父亲郑洪升正是看到了郑渊洁的无限可能性,才说“没事,爸回来教你!”于是,有了一位举世瞩目的童话大王。虽然他的最高学历只是小学四年级。
当初,母亲陶艳波正是相信每一个生命都可以创造奇迹,才固执地将孩子送到正常的学校去接受教育。于是,才有了一个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的合格大学生。
真的,生命是有无限可能性的!
一位高僧说过,每一块石头里都有一尊菩萨,只要你雕刻得适当。
你信这句话吗?
你信你的孩子有无限的可能性,可以创造奇迹吗?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信,真的很重要。
信,是对每个生命的尊重和欣赏。
这是一种态度和信念。
但,这并不等于盲目自大,“只作壁上观”,而不付诸任何行动。
那位高僧不是说了吗?每一块石头里都有一尊菩萨,关键是你雕刻得适当。
请注意,“雕刻”二字很重要。
“雕刻”——就是你要给予孩子以实际的帮助。
郑洪升说,没事,爸教你。
爸确实要教呀。
后来,郑渊洁在教育自己的儿子郑亚旗时,更是将自己的“雕刻”做到了极致。郑亚旗小学毕业后,厌恶大陆教育方式的爸爸决定自己教育他。给他编撰了一些有趣的教材,如把中国的刑法的419项罪名编成了419个童话故事。每天下午上三节课。傍晚,爸爸会带他到河边去散步,和他讨论电视上或书里各种不同的话题。
三年之后,郑亚旗学完了中学六年的课程,从这所特殊的“学校”毕业了。
如今的郑亚旗创建了北京皮皮鲁总动员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任CEO。
这就是“信任”的力量,这就是“雕刻”的力量。
母亲陶艳波给儿子杨乃斌的“雕刻”更是无限细致。一句句教唇语,一节节做笔记。
上英语课的时候,英语老师整节课都用英语讲课,母亲陶艳波一句也听不懂,急得她泪流满面。下课后,英语老师问:“乃斌妈妈,我的课上得有这么激动人心吗?”陶艳波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您上的课,全用英语,我一句也听不懂,我急呀!”于是,在老师的建议下,母亲陶艳波买来了录音笔。下课听,做饭听,一有功夫就听,最后,她终于可以听懂英语课了,比这更高兴的是:她终于可以给自己的孩子教了。
这就是“雕刻”,认真耐心的“雕刻”。
其实,教育并不复杂,无非是“对生命无限信任,对错误零度容忍”。而后一句“对错误零度容忍”往往会引起我们的误读,以为孩子犯错了,使劲批,狠劲揍。我将它换成“给孩子实际帮助”。
好的教育就是——“对生命无限信任,给孩子实际帮助”。
你相信孩子的“大生命”吗?
《西游记》中,当石猴出世那一刻,“眼运金光,射冲斗府”。皇帝派千里眼,顺风耳查看后,说“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看来人人确有“神性”,吴承恩老先生是以文学的手法将这一真理表现出来。
你给予过孩子“雕刻”——实际的帮助了吗?
忙,
没文化……
其实,许多时候,我们都在找借口。
说到底是我们不相信我们自己的大生命,我们不相信自己也能创造奇迹。
教育,总能让我们遇见真实的自己。
教育,让我们与孩子一起成长!!!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