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13章,着重阐述了贵身:“贵大患若身。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何患之有。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它的意思是:重视身体,好像重视大患一样,什么叫重视身体,像重视大患一样,我所以有大患,乃是因为我有这个身体,如果没有这个身体,我会有什么大患呢?所以,能够以贵身的态度去为天下,才可以把天下寄托给他,以爱身的态度去为天下,才可以把天下委托给他。
这一章老子强调贵身,认为一个理想的智者,首要在于贵身,不胡作非为,这样大家才放心把天下的重任委托给他。
我们平时总是说身体是前面的1,名利是后面的若干个0。没有了这个1'后面再多0也没用。身体应该在第一重要的位置。嘴上这么说,但行动上却总是背道而驰。
为挣钱为事业、为学习透支身体还理直气壮的认为我在忙正事,身体可以放在正事之后,直到被身体因为严重透支运转不灵的时候,才放下蝇营狗苟,开始全力救助身体。幸运的人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还有机会恢复正常,但也往往伤了元气,还有很多无力回天,拖着残败的身体,甚至丧失生命,事业挣钱也就无从谈起。
人的天性是,忽视拥有的,关注没有的或丧失的,身体不被重视,直到疾病来临,才认识健康的可贵。所以老子要人们像对待大病一样对待身体。把关注点放在身体上,而不要散在钱权名利、荣辱毁誉这些身外之物。
回归内在,神不外泄,人能够更加安然有力量,这样的人才能担当重任。原来以为只有那些拼搏努力的人才能担当重任,实际上能够回归内在,并重视健康是一切的根本。但这并不是让人无所事事,
重视身体不是什么都不干,试想一个漫无目的无所事事的人,身体就能好吗?这样可能比忙碌的人身体坏的更快,人什么都不做,往往精神涣散,作息不规律,内心空虚没有价值感和存在感,重视身体需要自我约束,需要付出努力。保养身体不如修身这个词更准确,健康不仅是身体修炼还有对心性的修炼。身心健康,内在条达顺畅,才有条件更有效的做事,才有可能担当大事。表面上看,头脑更清晰、逻辑思维力更好,但更重要的是人会更加敏锐,灵感和直觉力更好。我有过很多次这样的体验,一份报告,交到领导那,领导似乎根本没看直接指出你的错别字之类的低级错误。为什么,因为他们直觉力更好。
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往往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来得重要。 英文: Genius is one percent inspiration and ninety-nine percent perspiration. Without the one percent of inspiration, all the perspiration in the world is only a bucket of sweat. 但以前只宣传前半句,后半句很多人都没有听到,以为努力就够了。他的后半句非常重要: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灵感来自哪里,我理解就是人对不可见的深层事物的感知力和领悟力,是逻辑思维之上的与事物、环境链接并获取信息的能力。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为什么,因为人力有限,每个人在宇宙长河中就是一粒转瞬即逝的微尘。所以我们要学会借助天力做事。能成就大业的都必须懂得借助天力。借助天力就要符合大道。
人法、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要符合自然之道。《黄帝内经》有这样的论述:“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即懂得养生之道者,能取法于天地阴阳,遵循养生的方法和技术,饮食有节制,作息有常规,操劳有度,所以形体与精神相协调,都能尽享自然寿命。顺应四时气候之变化,调摄精神,使人体适应自然界生长收藏规律,就可以达到养生保健防病的目的。除了一年四季调摄有度,还要一日四时起居有常。四时的概念包括一天的四时和一年的四季。一天的四时指早晨、中午、晚上、半夜四个明显时间段,它与自然界的阴阳消长相关。一日都在阴阳变化之中,一昼夜阴阳交会之时在子时,子时是指半夜23点到1点之间。人体应顺应自然界的规律,按时作息,睡觉应在子时以前。
所以我们对自己的定位是什么,如果想要担当重任,想要在此生成就一番事业, 那就要更要自律修身,找到有效锻炼修炼方法,修身修心,否则会心有余而力不足,身体跟不上野心。幸福人生也需要身心健康做基础。做个自律修身的人是第一要务。儒家也是把修身放在齐家、治国之上的。
大病的时候人会丢弃一切欲望,而专注在治病恢复健康上,
身心是相统一的, 长期透支身体,人的精力会受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