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问题行为的定义(17/90)

问题行为的定义(17/90)

作者: SZ_68de | 来源:发表于2021-03-07 21:33 被阅读0次

    什么是问题行为?

    1. 相对于具有主观、模糊、多变性的问题而言,问题行为追求最大程度的公认性、一致性。

    2. 问题行为若要求得到最大的认同,且时时处处都被认同,那么它必将是外显的行为而不是内隐的行为。也就是说,该行为应该是可被观察到的,包括行为的前提背景、行为本身以及行为的结果(效应)这三因素以及三因素的序贯联系,都应当是客观可观察到。唯有客观可观察,才有最大限度的认同。

    以下五类行为满足被认为是问题同时又具有客观可观察的特点:

    1.攻击类行为:

    击打,掐拧,扯头发,撞头,抓扯,咬人,踢踹,推拉,冲人吐唾沫,把物体砸向某人或者任何武力性的身体接触。

    2.自伤类行为(SIB):

    指向自己的任何武力性的身体接触,比如,通过击打、捶、咬、挖、扯头发,掐拧皮肤,抠眼睛,撞头或使用物体伤害自己。

    3.破坏性行为:

    从事毁坏财物,砸向硬物,跳起,蹦跳,站在家具上,尖叫,扔东西,踢、拉物体,脱衣服或谩骂。

    4.逃跑或者逃避行为:

    从事毁坏财物,砸向硬物,跳起,蹦跳,站在家具上,尖叫,扔东西,踢、拉物体,脱衣服或谩骂。

    5.自我刺激类行为:

    从事毁坏财物,砸向硬物,跳起,蹦跳,站在家具上,尖叫,扔东西,踢、拉物体,脱衣服或谩骂。

    问题行为通常指向那些过度的而非缺陷性的行为。

    所谓过度行为,指的是不希望出现但儿童却出现了,甚至是频繁出现的行为。一般来讲,管理者是不希望该行为出现或者希望尽可能少出现的。

    缺陷性行为则相反,是管理者预期儿童应该出现或者希望儿童出现但儿童缺乏的行为,这一类行为通常与认知、情感、意志等行为能力有关。

    例子说明一个问题(爱玩水),两种形式的问题行为(咬人、掐人与撞头自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问题行为的定义(17/9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tzy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