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妄想是因,执著是缘,二者和合而生痛苦。
若无妄想,根本不可能生起痛苦;
有了妄想,没有执著,痛苦也无法成形。
所以妄想执著必须同时具备,痛苦才能产生。
同样地,要想断除痛苦:
一、防止妄想生起,
二、妄想生起了,防止执著产生。
从某方面说,没有执著的妄想不叫妄想;
没有妄想的执著也不成为执著。
换句话说,没有痛苦的妄想,问题不大;
不生痛苦的执著,也没关系。
因此,作为解脱自在,我们要谨防妄想和执著同时存在。
防护妄想生起是关键,防止执著产生是重点。
十方求解脱者,于万种心法中,
对妄想和执著这两个法留心意做功夫。
能解决此二事者,决定心解脱,人生无苦矣。

从前有一禅师,
人们经常问他如何不痛苦,他总是轻轻的说,“
别妄想”。
轻轻三个字,胜抵十万法,我深深地懂他。
假如也有人问我类似的问题,
我可能会说,“别执著”。
不管人们生不生起妄想,若能不执著,又有什么问题呢?
至于如何不生起妄想,如何不去执著,
具体的方法是什么,这太多了。
经教中,安那般那、四念处、八正道、观无常、觅我是谁、参禅、念佛、观想本尊,等等,都是具体的方法。
我们从来不缺具体的方法,
缺的是认真的无疑的老实的持恒的做!
妄想是痛苦之门,执著是烦恼之力。
千修万修,只为无妄想执著去。
修行人若能解决这两大问题,自然无事了。
君不见,佛曾说:若无妄想执著,一切众生清净智、根本智、无师智,自然现前。
具备此智,谁不解脱?
别妄想,别生起和现实存在相反的念头;
别执著,生起了那样的念头,别太信以为真,别被它拉走,别停不下来。
能够做到这两点,基本叫无妄想、无执著了。
“莫妄想”、“莫执著”,
修行中经常提醒自己,甚为有益。

轻轻三个字,胜抵十万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