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蘇建州教授談起他“科技的力量”時,他對學生的遠距離教學的認真,再度感受到他對教育的熱情,以及他對知識的自我追求與學習;在世新正式的課堂裡-從研究方法到到大數據,和我們無所不談。但跨領域的學習,至少對我來說是一份“天書似的任務’,從游教授的語意哲學,滔滔如蘇格拉底職演說,溫教授的機智,賴教授極佳的反應,安琪老師的風趣,碧芳老師的專業,富美老師及湘文老師的博學,還有文英老師的”演“說”,。。。不能不驚嘆教授們的學識涵養,“讓天書不再是天書”。。至少是一本可以珍藏的書(慢慢翻慢慢學)。當蘇教授成為我的boss以後,課堂不再只是在課表上的時間裡才有,從海的兩邊,到655 KSP社群,課堂上的討論移到了虛擬的世界裡,一個漂浮在雲端的學堂。
在他文章「科技的力量」完成以後; 蘇教授丟出了Datadfication(數據化)的字,看似簡單的字,咋是那麼的陌生。翻開研究方法筆記也沒看見,心中不禁OS一番。
<數據>是這兩世界間的橋樑「我們生活在兩個平行的世界中。一個是有形、吵雜、散亂,可以看到、摸到、感知到它的世界;另一個世界以數學形式存在,而<數據>是這兩世界間的橋樑。」《The Joy of Data》| BBC 紀錄片(2016)。(蘇建州2017)
知識的學習不限於在於課堂上,據統計大學生學到的知識在大學時大概只有5%左右,剩下的95%都是在後來的工作崗位上獲取的(李開復2017),很多研究的方法對許多人來說一輩子都用不太到,以前我聽也沒有聽過的術語一眨眼就一股腦全冒出來了,還來不及反應時時,手機上跳出了訊息:資料蒐集、分析、視覺化的門檻愈來愈低,最後還是回歸人的大腦整合(蘇語),視覺化或spss都是工具,先略懂就好,最重要還是在domain knowledge (脈絡)。1. 大數據的問題不在資料庫,而是資料分析的人才;金融科技的問題不在科技,而是創新的腦袋。(買書不是問題,有大書架就可以,從閱讀發現道理才是問題。)(蘇建州2017)
何教授的文章讓我們又在網路上對話:“美國納入高中課綱,台灣可能跟進。有利有弊。最重要的是師資和教材。怎麼教比教什麼重要。我同意何老師,應該更多精力思考原來已經有課程做調整,把大數據和演算法的概念加進去(蘇教授)”
或許“大數據”不是一項主要的課題,但要理解及分析活用才是個難點,議論著它難與不難不是中點,把我這個門外漢教會才是難點。再回頭去看看教授推薦車品覺用生態來看數據的本質
“如何判斷一家公司的文化好壞?找員工填寫調查表,還是找管理層深入訪談?可能你去這家公司的洗手間看看,5秒鐘就能得到答案。 其實,現在甚少有企業會去量化公司的「生態環境」,更少有城市會去量化城市的「生態健康」。我們常常說「智慧城市」,但有誰為「智慧城市」定過指標?「智慧」如何量化呢?是指城市競爭力強,(車品覺)”蘇建州2017
最後分享BOSS的筆記,他真是活到老學到老的一個典範,在交談的過程中,他也分享最近的心得筆記:
1. 身邊很容易取得的資料不算大數據,有價值的潛藏資料被取得才是重點。
2. 如果只是電腦和統計,缺乏脈絡不足以成為大數據應用。
3. 大數據是創造資料,或從資料生成資料(例如建構指標),跳脫圖書館找資料的思維。
4. 資料分析加脈絡的對話,在平行缐間搭一座橋樑。
5. 大數據產生價值?如果沒發現新問題,如果舊問題沒新的解決方案,只是追流行沒有意義。
6. 大數據沒有初/高階之分,不算是學門,不像大一英文可被明確定義,建議從例子找方向。
7. 量化思維是加上去而不是取代
8. 大數據非Backward looking現況瞭解,是Forward looking預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