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叶老之作,思语文之教(一)
序言。
终有机会得闲翻阅《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内心无比渴望学习、内化科学教育理念,并落实到具体实践教育教学中去,并不仅是纸上谈兵。以下几方面为自己读序而记录下的几点自认为值得反思的地方,附带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一、深化、加强对语文学科性质、教学任务的认识。
语文学科的性质即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然而真正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能将工具性、人文性交融体现出来,却是不易之事,日常课堂往往容易顾此失彼。我认为,一堂好的课堂应该是既有基础语言能力的学习与训练,又有在其基础上的人文精神的领悟与熏陶。不能只顾基本技能的听说读写,也不能只做空有其表的价值引导,人文感知。语文的教学任务不是传递课本上的文化知识,届于此类的知识学生可以完全可以借助于互联网完成。一节节四十分钟的语文课堂,孩子们语文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语文思维的培养,然后这一系列又离不开老师精密的教学设计。最终,一切高大上的目标还的回归于我们老师日常的教学。
二、旧时语言教育三大弊病对当今语文教学的启发思考。
1、文章内容教学重于教育意义
还是那句话,内容千万,意义独在。语文课堂如若只是教授知识的课堂,那不久的将来,我们将被互联网数字媒体全权取代,人是会思考的动物,是社会的人,更多的是种种教育意义教会我们如何去适应现实社会,如何为人处事,这里也没有完全否定内容教学,为人师,当知孰略轻孰略重。
2、作文教学套式模仿严重。
我认为套式是导致思维定势、思维固执的一把凶器,然而有那么一代人,切切实实是其中的受害者。我的中小学作文路似乎也摆脱不了套式的影子,甚至是现在。少一些套路,多一些走心。最大限度的给予孩子自由的思想空间,孩子们回馈于我们的将是精彩纷呈的答卷。鼓励他们写自己所想,思自己所思,最真实的自己从写真实的文章开始。
3、读书作文应试氛围浓厚。
应试的影子至今还在,个人觉得,教育的过程把握好了,再怎么被试也能过关斩将。
4、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病,教师讲学生听,单向的知识输入。
就职的沙区近几年盛行卓越课堂,生本课堂,孩子们有了更多的自主的机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氛围在课堂里愈加凸显,更多地听到了孩子们的声音,一言堂逐渐远去,缓缓迎来了生言堂。
5、教育学上的根本问题之一:教师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我认为教师是一名引路人,点到为止,剩下的路还需要孩子们自己去闯,闯出一番自己的认识、自己的领悟。教师是一名方法指导者,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
一点拙见,望指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