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幼儿教育家洛利斯·马拉古奇提出一个观点:在父母和老师中间,还存在着第三位老师,那就是环境。
塞利娜为了印证这个观点,在教育力量薄弱的地区设立了试点班:
它没有占据大半教室的桌椅,没有固定的课程,更没有声嘶力竭的老师。
一开始,嘈杂混乱的场面几乎天天上演,没想到一段时间之后,惊人的变化产生了。
第一年,原本学习能力落后的孩子,纷纷超过了平均线,变得自律、自信,有礼貌。
第二年,孩子们各个学科的能力水平都远超同龄人,尤其是阅读和数学。
第三年,几乎所有孩子都脱胎换骨,变得自觉主动,执行力高。
对于教育来说,最关键的因素不是基因,而是环境。
《窗边的小豆豆》一书里,主人公小豆豆的经历,也印证了这句话。
小豆豆从小天马行空,好奇心旺盛,一年级时因调皮捣蛋被学校退学,转到了巴学园。
巴学园崇尚自由学习,学生可以选择课程和座位,有大把的机会亲近大自然。
在这里,小豆豆渡过了十分快活的时光。
不论她的想法多么无厘头,老师总会认真对待,和她交流;
为了找钱包,她在厕所里翻找,老师没有批评,而是想了解她这么做的原因;
她不曾被批评、被惩罚,校长还总是跟她说:“你真是个好孩子呀!”
浸泡在有爱、自由的环境里,小豆豆从一个别人眼里的“坏小孩”,逐渐变得自信优秀,成为大家都能接受的好孩子。
马卡连柯说过:
即使是最好的儿童,如果生活在组织不好的集体里,也会很快变成一群小野兽。
环境的力量如此强大,但却被我们严重低估。
作为家长,为孩子打造有爱、自由、有序的成长环境,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滋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