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推荐原创
一座雄关,两代名将。寻常街道,故事很多……

一座雄关,两代名将。寻常街道,故事很多……

作者: 八鲜过河 | 来源:发表于2021-07-03 07:42 被阅读0次

    (每个大字,高达1.5米。)

    山海关,各位看官都不陌生。不过,有一个细节很有意思,山海关不仅是一道关,而且还是一座城,名曰“关城”。

    600多年前的洪武年间,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徐达,开始兴建山海关。自那天起,关城就应运而生。

    没来山海关之前,笔者想当然地认为,山海关是一道横亘东西的高大关隘,幽深的城门洞通达南北,当年闯关东的人们,从南向北,跨过这道城门洞,就算是到了冰天雪地的关外。

    (关里关外,一门之隔。)

    到了山海关,笔者才发现,山海关的城门洞,其实是西南、东北走向的。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就是关城的东门。(窃以为,这也是之所以叫做“闯关东”,而不叫“闯关北”的原因。)

    (瓮城俯瞰山海关城门。当年吴三桂就是打开了这道城门,让清军顺利入关。)

    从山海关城门,向西南方向延伸,直指北京方向的,便是整座关城的中心大街了。

    (东大街。游人如织。这是一条写满故事的街道。600年前,这条大街上,曾经南北客商云集。当然,还有那衣衫褴褛的闯关东的人们。)

    (清朝曾经一度封禁山海关。想要过关,真的需要“闯”!)

    中心大街的中间,有一座四面开门的建筑,这就是“钟鼓楼”。

    呈十字交叉的两条主要大街,交汇于钟鼓楼。以钟鼓楼为中心,将十字形交叉的大街四段,分别为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

    (身后远处,即为钟鼓楼。)

    整座关城,被长约4公里的四边形城墙环卫其中。城墙厚达7米,高越10米,真可谓固若金汤!

    关城因长城而诞生,长城以关城为依靠。关外风霜严寒,关内寻常巷陌。所有的这一切,让这座偏远的边塞小城,既有金戈铁马的豪迈,又不失百姓人家的温暖。

    (此为“马道”。600年前,守关的将士们每天就是从这里上下班的。)

    人间烟火袅袅升起,美食自然不可少。花生糕便是其一。

    (笔者买的花生糕可能不正宗。口感不佳。)

    据说,最早的花生糕采用的是最地道的花生仁,然后配以关城北面长寿山上的蜂蜜,精制而成。因其制作精良,遂成宫廷贡品。

    长寿山是燕山余脉。而南北走向燕山,与其东面的渤海,东西呼应,在山海关以北,形成一条南北走向的狭长走廊,名曰“辽西走廊”。

    这条走廊,是华北进出东北的咽喉,最窄的地方,不过8公里。

    山海关,就是这条咽喉的咽喉!

    正是因其依山襟海,位置险要,故名“山海关”!

    明长城,向东跨过燕山山脉,弯向东南,到山海关一带,几呈南北之势,直下渤海。

    在徐达奉命修建山海关之后180多年,有一位笔者的山东老乡,奉旨从浙江沿海北上,来到了长城脚下。

    在那之前15年,一位25岁的年轻人,在登州府立下保家卫国的壮志,奉命从登州、文登一带,沿渤海、黄海,直下东海,与浙江、福建一带的抗倭英雄俞大猷会师于东南沿海,与入侵的倭寇,在崇山峻岭间展开激战……

    刀光剑影,昼夜不止!

    几道腥风,几重血雨,经十多年,历数百战。用鲜血塑造出“戚家军”的威名!

    当戚继光从东南沿海,来到燕山脚下,渤海之滨的时候,已是年近四十。

    戚继光在山海关一带的朔风冰雪中,训练士兵,修建石城,坚守关隘,一晃又过15年。

    只可惜,就在戚继光殚精竭虑、卫国戍边之际,竟遭奸臣弹劾。一道圣旨,将戚继光从渤海之滨的河北,调到南海之畔的广东。继而,又遭贬官回乡,郁郁而终,年不过六旬有余。

    戚家军的主力大多来自浙江沿海,大多喜欢吃大米和糯米。边塞困苦,多为粗粮。士兵们就将家乡带来的糯米,制成面糊,涂抹在桲椤叶的光滑面上,然后包以馅料,放在笼屉上蒸熟。一道叫做“桲椤叶饼”的美食就此诞生。

    当然,戚继光和戍边将士们,不仅留下了桲椤叶饼这样的美食,他们还冒着滔天巨浪,将明长城向南延伸入海,建造了“入海石城”。

    如果说,万里长城宛若一条巨龙,那么这座“入海石城”,就是昂然波上的“老龙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座雄关,两代名将。寻常街道,故事很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uluu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