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

作者: 桂叶圣 | 来源:发表于2024-01-19 09:54 被阅读0次

作为高校教材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可以说是我读的最细的一本书了,当得起一个“啃”字。也是我唯一“啃”过的书。

大三暑假我开始备考,第一关即政治。毛泽东思想,借助《毛泽东选集》完成。邓小平理论,也相对容易理解。独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不但有哲学内容,还有宏观经济学的内容,最难读。

当时天气炎热,内心浮躁,第一天硬着头皮读完几页,结果一无所获。内心动摇,是否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后悔没有报一个培训班。第二天,决定不再贪多,每句话搞懂再读下句。课本的句子又长又拗口,读完后面的,忘记前面的了。如果不是为了考试,这样的书,绝对读不下去的。为了搞懂,我用了最原始的办法:划分句子成份。

学英文的时候,常用此法。甚至在我们还不懂什么是句子成份的时候,老师就开始划出标明。什么Subject(Subj),Object(Obj) …… 还有映像吗?

初中语文老师教句子成份分析时,这部分的内容,已经不做要求了,意思是可以不教这部分内容。不知道现在,初中这部分知识讲不?语法,日常生活中基本用不上,所以不作考核内容了吧?

但是语法知识却有是规则性、系统性的知识。全靠外语课来补充,或个人平日感悟,难意全面、透彻地掌握。所以,我支持,学校教语法知识。我感谢我的老师,让我掌握了这个屠龙技,虽少能用得上,但关键时刻却是必杀技。

借助语法分析,找到句子的主、谓、宾,搞清事实所关;然后再看定、状、补,明白限制所在。这样来分析《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句子。一天看几页,一个暑假啃完了整本书。刷了几套题目后上考场,最后顺利通过考试。

经济学的知识,我正规教育中学到的,全来自政治课。但啃《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最大的收获,不是宏观经济学的知识,而是激活了语法分析这个宝器。

后来读书,无论是技术书籍、科技论文或者文艺理论、小说,虽再没一句一句地分析,但总是潜移默化的在内心中做着。遇到难懂的句子,虽然不用笔勾画了,但会放慢阅读的速度,心里对句子语法来个成份分析,然后往往就明白了,理解了。

啃书的过程是无聊的,但是啃书的收获却是独特的。也许是所啃的内容,让我们获益,也许是“啃”的动作,让我们收获。谁知道呢!

相关文章

  • 2021-03-17

    夏天来了~ 今天真的好热呀,清净的时候啃书啃书啃书 ~

  • 啃书

    昨天,高老师说,明天辅导讲外国史。 外国史,一本?! 打开视频,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古风古典,听得我一头雾水满脑...

  • 啃书

    新闻传播学论文引用国外学术著作前10名 1、 沃纳 赛佛林等著,郭镇之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2、 ...

  • 啃书

    又喜欢啃书又啃不动,真真是不理解,今天跑去书店待了一下午。 一本砖头厚的书,啃了五分之一,没有看完又不甘心,看完心...

  • 啃书

    在家里是不用我做饭刷碗的,但今天又在公司刷了一上午的锅碗瓢盆。因为公司有厨房,还有台球案,老大的朋友们下班总...

  • 啃书

    20181231 在做头发的空隙打字,新的一年又要开始啦,用个新色彩迎接新一年吧! 本来带了南北朝史看,可真心觉得...

  • 啃书

    最近在啃书,一部极厚极大的书,上边被理论知识充斥着,满满的条目概念,有些内容看似通俗易懂,实则却不容易被理解,需要...

  • 《啃书》

    少未识字老悔晚, 翁惜细读回童年。 文者睹嫌知书浅, 浪中淘沙寻金难。 (写于二零二十一年二月二十三日)

  • 啃书

    好久没有这么执着认真的啃书了! 细细算来,从走出学校起, 第①次啃书:是在深圳任厂长助理,觉得文化不高,不想靠青春...

  • 啃书

    看小说很惬意,而且马上就能看完全本,除了大部头,常规的300页左右的书,基本能一口气看完吧。这个假期表现特别不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啃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uod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