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也很无奈
面对着屏幕,却不知从何下笔……
我感觉自己在做一件浪费生命的事情
这是我近来非常强烈的感受,或者说我的价值观已经忍受不住这样的状态。毕业时毅然决然相信一份职业的美好,怀念和小伙伴并肩作战的日子,为了心中那份美好。只是越来越找不到一拍即合,立马一起去实现的激情。不是职业出问题,也不是我没有了激情,只是感觉做的没有成就感。自从做着一线的间接服务——行政管理,开始筹划各种培训、督导,可是尽管怎么苦口婆心地解说,一心想要促发展,有些时候,价值观和理念乃至性格,却也是根深蒂固的东西,不是不能修炼,只是人总喜欢安舒区,很难跳出来。不是学校,没有人再拿着鞭子抽的时候,成长停滞乃至缓慢。
也许是我的方法不对,也许是我太急,我只是感觉对不起那份使命和价值,乃至我的责任。你会不会懂得“当你反复强调的东西却在很久之后反过来被提问说为什么没有这个东西”的那种感受,你会不会理解“很多时候需要将知识拆解降维到接地气再讲出来”的那种多此一举感,重要的是“讲完没有人跟”的那种感觉……
老师说:“你带着怎么的理念,就会产生怎么的行动”。理念、价值观、使命、愿景乃至激情,这些所谓形而上的东西,却也是最重要的。三观不符,很多时候,怎么讲也讲不通。
我从没有那么强烈的自弃感、失落感和无成就感,我很怀念一起并肩作战的团队,我很怀念不断挑战做有意义的事情,我很怀念有人可以聊A,然后聊F,然后发现可以直接聊到Q。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
我们做了一个错误的对比,不是吗?
制度为根基,是对的。制度的建立是希望规范行为。我们建立一套制度,也相当于建立了一个基线,同时,也是彼此对比的衡量工具。当我们用一套相同的制度,放在不同的区域,而且是用在不同区域的人的对比上,这难道不是一个错误吗?就像资源调动,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这对资源本就稀缺的西部,你能说是一个公平的事情吗?所以,“因地制宜”。
我们总喜欢对比,当我们懂得了尊重个体差异,却忽略了尊重团体之间所处环境的差异。人在情境中,环境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因素,而用一套标准作为衡量结果的准绳,这样的对比难道不值得反思?
未完,待续……
e�.�1�A,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