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我进入到一种矛盾中去,当我一直在谈着女性的独立自由的时候,有一天,和一位友人聊到女儿未来的发展中去,我不由自主地说,非常非常非常自然地说,希望她去某个大学,因为那个大学培养淑女。
说完,我意识到自己的矛盾,但是这是我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女性的美丽温婉,谈吐得体,学识丰富,谦虚有礼,低调端庄,我一直视为至宝。
这背后,有没有男性视角的引导,我不知道,也许是有的,习惯的力量太强大了,强大到我们没有来得及去辨别和意识,就已经植入我们的观念中,再难改变。
也许很多问题摆到自身和摆到别人就会不同吗?似乎是,但又不是。
回顾自己,刚刚结婚的时候,精神上并不独立,恰恰相反,帮助我独立起来的是男性,也就是我的先生,刚结婚时候贪恋舒适,未尝不想就这样呆在家里偷懒,他不想让我感觉到压力,从来都是说随便,直到后来感觉到我在家太久精神上并不开心,于是鼓励我学日语和打工,从零开始,从打工学日语,到在他的帮助下找到第一份在日本的工作,上个世纪末的日本,比中国的收入要高好几倍,而当时日本的软件开发,也是领先中国很多。
到今天,轻易就能在日本找到工作,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坐着这里写着女性独立和自由的文章。
男性和女性,似乎是无法分开的。
圣经说,夏娃是用亚当的肋骨所做,似乎有很多隐喻在其中,无论如何解读都是可以的。
纵然有需要经济上依靠男人生存的女性,但有时男性给予女性精神独立的支持才是那根肋骨的意义。
在女性的天性中,可能依附是一种很自然的状态,而独立,才需要克服惰性,可能任何向上的力量都是反天性的。
这于是让我想到教育的问题,在对于女儿的教育问题上,我是比较偷懒的,除了自私自利,更注重自己的事情之外,对于女儿也有种自己尝遍了各种在男性世界中打拼的辛苦,希望女儿稍微轻松点,不要弄得满身伤痕的小心思。希望她更多一些女性的智慧,不要像我一样笨拙,从而避开一些人际关系上的磕磕碰碰的伤。
比起独立女性的形象,私心里我可能更崇拜那些具有女性智慧的水一样的女性,温柔、善解人意,是男性心里上的依赖,在成就男性中找到自己的价值,也许这是上帝造就的女性的理想样子,而我是一个次品,一个不完全的女性,拥有女性的性别却没有女性的心态和智慧。
好在我这样的人在这个时代多了一些生存的空间。
渡边淳一说,这个世界只有男人和女人,不,我不同意,还有一些人,不是女人也不是男人,是一些长不大的孩子,是单细胞动物。我知道,我永远无法变成女人。
而遇到我先生的幸运之处在于,他帮助我这个完成了单细胞生物的生长方式,或许他也是无意之中成就了我而已。
我的女儿大约是无法变为淑女的,我悲哀地想。
好在,男人和女人,已经渐渐变得相互不再需要。
幸乎?不幸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