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个人战略课结束,我都信誓旦旦地说要好好复盘,结果总是不了了之。最近总是会有人问我:做助教/教练的心得体会,所以是时候下决心在带了4期个人战略后写点东西了。
“我到底做了啥”
2019年1月我参加了古典老师个人战略的课程学习,课程采取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模式,和任何在线课程完全不一样的是,不仅有干活满满的线上课程,还有社群学习,每个社群会有助教老师,在完全懵B情况下,就是被助教老师推着往前走,以至于1个月学完后也没搞清楚PBL的真正价值所在,于是就连着报名了第三期的助教,想着从另外的角度来看这种学习模式。第一次做这种线上助教,对于如何促动学员有更大收获我也是个小白,还好我遇到了一组高能量的小伙伴们,我们每次讨论都意犹未尽,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满满的都是仰望的学生状态。结果是大家收获都特别大,其中一个小伙伴被华丽丽地推到了千聊平台获得古典老师的亲自点评,甚至之后还被古典老师邀请参加新精英培训师的竞聘。这些都让我觉得很神奇,绞尽脑汁思考“我到底做了啥”,也许在这个成人世界,我们很久都没有真正的被看到,被关注到了,来到个战,“被看到,被关注”会让一个人的潜力无限发挥,内心里那个“超能力”脱开了缰绳得以自由翱翔。
“不要想当然认为每个人都会买账”
缘来如此,于是我开始和个战结缘,7期被小班叫回去又做了一期助教,这期的助教经历教会了我接纳。特别有意思的是组里有个小伙伴怎么私聊都不上线,一上线还不说话,对于这个情况刚开始我内心也很纠结,但是纠结和抱怨最无用,任何行动背后一定是有原因的,不是每个人都是来学习的,所以尽可能让绝大多数人受益就好。有次另外一位小伙伴私信给我说:“实在看不下去了,问我怎么会有这么好的脾气,要是我,早就爆了”。好吧,我好像真的不太会发脾气哇,有待改进。。。其中有位创业的小伙伴(之前一直不参加小组讨论)在最后一次课才恍然大悟,原来小组讨论如此重要,自己很后悔之前没有参加。看,这期并不是所有人都很有收获,但我们的组长通过和对标人物的访谈获得了喜欢的工作,我们一个保险经理人姐姐通过个战这个机缘确认了未来团队前进的方向,还有一位资历丰富的猎头在讨论中袒露自己的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痛,在小组讨论中获得疗愈,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呢。
相信的力量
于是,从个战8期到11期开始做了4期的个战教练,我记得第一次做个战教练也是完全懵B,只能模仿前辈。刚开始面对助教的“连番轰炸”我也很头疼:“教练,我都跟学员说了很多遍了,学员就是不做作业,怎么办”“教练,我们组学员不想轮值,我也没时间,我不参加了”“教练,我们组有个学员态度很好,但是就是不肯做作业,怎么办” 。。。。
这个时候我看到一个故事,据说是古典老师创办新精英的诱因。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爱因斯坦,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有一个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他是校报记者,有一天接到一个任务,去采访爱因斯坦。而恰巧这个家伙是物理系的学生,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物理系的学生,能够采访到爱因斯坦,他激动坏了。
他看完了爱因斯坦所有的访谈,发现没有一个问题,是真真正正是懂得科学的人问出来的,他发誓一定要作为物理系的学生,问爱因斯坦一个真正智慧的问题,挖出爱因斯坦真正的智慧。
他在一个大的图书馆里面读书,巨大的天顶,桌子上面有绿色的吊灯。读书到晚上两三点,突然一个灵感打动了他的脑袋,有一个绝妙的问题,他小心翼翼把这个问题抄下来,对折再对折,放在自己前面左边的兜里,就捂着回家睡觉。
第二天下午两点半的时候,他就去找到爱因斯坦,跑到爱因斯坦的小楼敲门,门就打开了,爱因斯坦就站在他面前,跟照片一样:爱因斯坦有一个爆炸头,穿着一个睡衣,下面踩着羊毛拖鞋,踩在卡其色的地毯上。
爱因斯坦冲他点点头,示意他进去,左手拿着个烟斗。这个年轻人就跟他一起走过走廊,进入客厅。客厅大概是10多平米,有一个沙发,沙发旁边有一个咖啡壶,正在煮咖啡,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整个房间弥漫着神奇的咖啡和烟草混合的味道。很多年以后,年轻人回想起那天的下午,他就想起那个神奇的烟草味和咖啡的混合味。
爱因斯坦坐定,这个年轻人就问:作为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你觉得什么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科学问题?我不要你有答案,我只想知道什么是这个年代最重要的科学问题。爱因斯坦说,嗯,这是个好问题。这个年轻人很高兴,心想我难倒爱因斯坦了,于是等着爱因斯坦回答。爱因斯坦闭着眼睛,时间过得很慢很慢,灰尘在光线里面飞,房间弥漫着咖啡豆和烟草的味道。
大概过了15分钟,爱因斯坦看着年轻人,眼睛里闪烁着光芒,年轻人知道他有答案了,他说答案是什么。爱因斯坦说年轻人,如果真有什么关于最重要的科学问题,我想就是:这个世界是善良的还是邪恶的。
这个年轻人说,爱因斯坦先生,这难道不是一个宗教问题吗?爱因斯坦说不是,因为如果一个科学家相信这个世界是邪恶的,他将终其一生去发明武器、创造壁垒,创造伤害人的东西,创造墙壁,把人隔得越来越远。但如果一个科学家,相信这个世界是善良的,他就会终其一生去发明联系,创造链接,发明能把人连得越来越紧密的事情。
说完这一切,爱因斯坦闭上眼睛,这个年轻人知道他拿到了答案,他轻轻起身,穿过那个长廊,把门带上,这个答案第二天在报纸上登了出来,也影响了很多人,而这个年轻人后来,就是互联网的创始人之一。
这个故事很长,故事的重点就是“爱因斯坦的问题——这个世界是善良的还是邪恶的”。如果我们认为生活就是问题 ,那我们活着就是来解决问题的,于是我们就会碰到一推问题;如果我们认为生活就是希望,就是我们所期待的美好,那我们就会有追求美好的行动,因为有行动就会收获结果。所以做助教不是来解决问题的,而是要和学员一起思考如何能收获更多,这个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它让我联想到“教练技术”,就是如此,不看问题看期待,不关注过去,关注未来; 相信人都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于是在个战期间我学习了并实践了教练技术,我记得8期的时候,我跟助教和学员在进行“教练”之后,有两位小伙伴写了很长的复盘,让我非常感动。“教练技术”本身抛开华丽的“外衣”就是纯粹的“相信” ,因为“相信”学员,你会放下自己所想,倾听学员心声,因为“相信”你会引导学员解决自己的问题,因为“相信”你才会发出由衷的点赞和赋能。
好奇的力量
讲真,刚做了第3期的助教,第8期的教练时,真的会觉得很累,几乎每个周日都无法做到24点睡觉(连续4个月了),因为小组讨论,孩子们得不到陪伴只能看电视,内心很纠结,本来是不想再继续的 ,但是每次小班都会告诉我课程又迭代了,一下就把我胃口吊足,我真的很好奇迭代后会给学员带来什么感受,于是又接着带。每次好像自己完全没准备好,我就会特别好奇自己的能力边界到底在哪里,如何同时处理多件事,如何锻炼自己的做事效率,特别想看看自己接下来怎么做。是的,就是这种好奇让我接受了我完全没把握的事。有的时候,大脑里的“我觉得自己还没准备好”其实是骗人的,而“好奇”能帮我们看到真正的自己,好奇源自内心。所以不如我们一起像个“Baby”一样好奇这个世界,好奇“自己”这个东西到底能创造出什么来吧!
啰啰嗦嗦先说这些,余生我会继续温暖自己,温暖他人,相信美好,会持续好奇张斌芬同学到底还能创造出什么好玩的东东出来! 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