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过头来看,当时给爱情的种种定义都没有错,甚至比现在更加清楚准确,因为当初对待爱情只关注在情分上,从不考虑家庭背景、能否养得起对方。我小学的时候就情窦初开,即便从大人眼里一直认为“小孩懂什么爱”,但那回已经开始流行信乐团的《死了都要爱》。感受到爱情的奇妙,不可捉摸,不可自拔。
彼此都试着验证什么是天长地久、海枯石烂,包括对方的爱给得足不足,即便最后都以分手收场,好像谁也不曾后悔自己的初恋,只是那回我们都不懂什么责任感。
我就有过两三场彼此已确定能变成情侣的关系,最后都借“学习为重”掩饰——“我已经知道你喜欢我了,又何必继续呢?”所以不是不懂得什么是爱,只是不懂得怎样带责任感去爱。
可责任感这东西也挺难说清,很多人误认长大后责任感自然会来,来了后再谈一场恋爱也不为时已晚,问题成年人的世界里不会一见钟情便白头到老,很有可能未尝到一见钟情却白了少年头。所以读书时不谈恋爱,很有可能就一直是头单身狗。这话说得虽然有点过,类似诅咒。但我身边不少人三十多岁仍是单身,没跟女性去过电影院,没吃过情侣套餐,没发过520爱心大红包,然后麻木相信单身是最好的个人修炼,修炼完毕后又奉承为了遇见一个更好的人,遇不到又开始杜撰,“我的女朋友才读小学”;“我的小鲜肉还没毕业。”残酷一点,这不是懒就是依赖了缘分。
缘分是很美的词语,我写小说不少情节都用到缘分,可生活上我不太建议各位相信缘分,有些事情发生了,你解释不了,可以用缘分。前提是这件事已经发生了,你借此诠释,不是让你把这些还没发生的事情先定义为缘分,再追寻。生活上的“缘分”,只会让自己慢慢把择偶的标准从将就变成了不讲究,而且18岁爱一个人跟28岁爱一个人是完全不同,18岁爱一个人,”爱”的比重大,28岁爱一个人责任感的占比更多,我们之所以认为韩剧好看,就是现实上很难把所有东西平衡然后兑现出浪漫,才想从电视剧里获取那份甜蜜的嘉赏。
当然身边的人找对象难并非按照韩剧的标准,我听了不少人给我说过那些标准,那些标准真不高,【有上进心】【家庭一般】即可。女人都喜欢用上进心衡量一个男人,回头再看,也不会太刻意强调一个男人需要上进心,就像男人喜欢胸大的美女,回头一看好像找一个平平凡凡的女人也行,找对象不是难在没目标,没方向,没方法,都难在不够主动,真的不少人叫我介绍对象,介绍完都不敢私聊,连发一个表情的勇气都没有,大概意识到通过介绍的方式显得很有目的性,都违背了爱情的初衷,都觉得爱情的开始需要不期而遇,所有后来我都统一回复:“你们不妨报读成人学校。”
其次大家习惯并喜欢给爱情刁难,以前我也是这样,事先看看咱俩三观是否一致,即便大家都从没了解过自己的三观,后来发现坚持三观一致去恋爱很难,就像我们知道什么是健康的生活,知道早睡早起好,试问在座各位多少人能够十点前入睡,不躺在床上玩手机,看40分钟屏幕还休息一会。
对待一段爱情,一段还没开始的爱情,总喜欢设定不同的问题,假设一些未知的事件——“异地恋会有幸福吗”;“婆媳关系是否很难处理”;“如果生了是女儿,不是儿子,我家里还有地位吗”;“我们没有钱,还能在一起吗?”
好像爱情只允许来一次,所以大家都事先设定一些问题从“源头”上避免更大的麻烦,结果得出的都是——“我没有错,只是我们没有缘分。”
因此”缘分“会让你一直单身。
依我看来爱情哪有这么多条条框框,不就是见一步走一步,考的是个人反应,即时反馈,很多人却需要事先做好准备,准备做得越足门槛被抬得越高,可爱情的本意很简单——“没有眼泪的爱情,不是爱情,没有痛苦,不能称为幸福。”
这话是一位非著名90后作者栩鹏·郭提出的,别因为害怕放弃了拥抱,没有受过伤的人是不懂得关爱他人。所以读书时期,你们不妨去找个即便会爱错的对象来场恋爱,但我太不建议找一个很爱做的对象。
最后,愿你们这个冬天有人帮忙暖被,这个夏天有人帮忙买水,年长后,偶尔还能嘿嘿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