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3644106/ed8c9a8c0bd1ca72.jpg)
会问这个问题的人,你心里可能真正想要探寻的是「如何能够避开不快乐?」人虽说有趋乐避苦的倾向,但很多时候正是因为想避开不快乐,而使自己 一直快乐不起来。 因为抗拒身为自己的一部分,而无法成为完整的自己。 那么快乐铁定很难出现。
比如,一个人在生气时,你跟他说不要生气,无论原因为何,他只会更生气。 道理很简单,因为你要他不要生气时,正是抹灭他生气情绪的存在必要性。 你在传递的是,你生气是不对的,你会生气的原因也是不对的。 而一个人的主观体验若是被抹减,他会极力去强调,除非他自己已经是一个放弃感到存在的状态。
如果这个制止自己不要生气的人,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时,那就更压迫。 因为如果连自己都无法承认自己主观的体验与感受,并为自己发声时,自己只会更加嫌恶自己,甚至轻贱自己。 那么此时若专注在该如何获得快乐,恐怕只是个试图逃开不快乐的方式而已。
真正地面对自己、承接自己、同理自己,才能够完整地接纳自己,包含好与不好。 这时快乐自然会出现,因为接纳完整地自己时,我们自然成为自己。 而自在地做自己,自然会感到满足与快乐。
答案总在问题里。 如果我们有一个探寻或追求,那么不是那个「如何做到」是重点,而是「为什么要做」是重点。 以下截取分享一段我个人很有感的克氏与某人的对话:(请忽略语词及口气,个人认为是翻译问题)
某:我总是在寻求,我博览群书,涉猎广泛。 我还曾是一个天主教徒,但不久就脱离了它,转而信奉另一个教派,然后又信了另一个。 最近我在研读东方哲学和佛教典籍,此外还给自己做了心理分析;但即便如此,我还是无法停下寻求真理的步代。
克:你认为能够通过探寻发现真理吗? 所谓的探寻者是否有可能永远找不到真理? 你从未彻底了解过自己想要探寻的急切心理,不是吗? 然而,你还在继续探寻,企图找到你想要的、还把它神秘化为所谓的真理。
某:但追逐自己的梦想何错之有? 我一直在探寻梦想,只是总不能如愿以偿。
克:你认为能够像积攒钱财或收集画作一样去积攒真理吗? 你认为真理是掩饰人类空虚的又一个装饰品吗? 还是那个总在谋划的大脑应该完全平静下来,以便呈现真理呢?
某:我觉得自己过于急切了,所以才一无所获。
克:根本不是这样。 你终将找到自己迫切渴求的东西,只不过它并不是真理。
某:那我该怎么办? 就这样默默承受单调呆板的生活吗?
克:你在跳过问题直接下结论,不是吗? 先明确自己为什么探寻,这不重要吗?
某:哦,我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探寻。 因为我很难对某件事物感到彻底满意,哪怕是自己费尽心机找到的。 这种无法满足的痛苦反覆出现;有时我觉得已经找到了什么,但这种感觉很快就会消退,不满足的痛苦会再次压垮我。 我已经尽所能来克服这种不满足,但不知怎么回事,它牢牢地占据我的人,而我一定要找到某种真理,它会给予我宁静和满足。 我觉得自己真正在探寻的是,如何逃避令人痛苦的不满足感。
克:大多数人都是不满足的,但他们能从生活小事中找到满足,比如通过爬山或某些愿望的实现。 人们可以轻易把无休止的不满转化为令自己满意的成就感。 一旦内心开始质疑这种成就感,我们很快就会找到方法来克服不满足导致的痛苦,于是就这样总是被表象所迷惑,永远不会深入了解内在的不满足。
某:人们如何才能穿过不满的表象来揭示其本质呢?
克:这样问,说明你还想摆脱不满,不是吗? 想要深入洞察不满足的状态,就要直面它所带来的痛苦,而不是尝试摆脱或改变它。 只要我们还有欲望,试图达到什么目的或是想要成为什么,就一定会有冲突的痛苦,而在产生这种痛苦后,我们又想通过各种活动来摆脱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