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3月,北京一零一中学诞生在解放战争的炮火硝烟中。从那时起,学校师生就把自己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孕育出“勇于担当”和“善于担当”的人文精神内核。
德育塑造灵魂
学校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当代中学生健康成长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我们分年级确定主题教育:初一和高一的主题是“光荣与梦想”,进行爱校教育,比如举办西柏坡寻根活动、参观校史馆、到圆明园祭扫等活动。初二和高二的主题是“忧患与自豪”,进行国情教育。学校建立了100多家社会实践基地,定期带领学生到基地从事社会实践。坚持让每一届学生走进贫困与落后地区,让他们零距离感受社会弱势群体的困苦与艰难,培养爱心;同样,我们让每一届学生走进发达与现代化地区,让他们切身感受国家的强盛,培养自豪感。初三和高三的主题是“使命与责任”,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每年9月18日在学校青年广场举行“15岁青年节”,以“有志于学”和“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主题进行相关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高三年级于每年10月18日(圆明园罹难日)在圆明园大水法前举行“18岁成人仪式”,让学生走进“国耻”之地,不忘国耻之痛,激励爱国之情。
打造精品课程
课程是支撑人文教育的基础,打造精品课程是进行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一零一中学有六类精品校本课程:人文经典课程、人文方法课程、人文实践课程、科学素养课程、大师领航课程和大学先修课程。精品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从10个方面对学生渗透人文课程的理念,包括:尊重他人,尊重生命,平等观念;强烈关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状态;有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追求;有为人处世的原则和独立人格;具有包容的胸襟和悲悯的情怀;具有高雅的艺术情趣,富有审美眼光;具有抗挫折的坚强意志;具有担当、创新的勇气以及自我反思的自觉;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热爱祖国,有为祖国奉献聪明才智的愿望。这些理念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引领和促进的作用。
教学渗透人文因素
学科教学中的人文因素首先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认为,课堂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有两个基本途径。一是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固有的人文因素,让学生体会、感受到,从而让学生受到教育。比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身居茅屋心忧天下的人文情怀是诗歌中固有的内容,语文教师让学生去感受杜甫的伟大情怀,进而受到教育。二是在师生双方交流互动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关爱和激励,也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人文教育不是生拉硬扯,要适时、恰当、合理地进行,做到润物细无声。
人文教育也不只是与语文学科相关。高中英语课上,第一课讲的是航天英雄杨利伟的事迹。教师抓住契机,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杨利伟被称作航天英雄?在鲜花和掌声的背后有过多少艰苦的付出?生物老师在高三最后一节生物课上,小结两年的生物教学对学生应该产生的积极影响,教师还拿出自己填写的“遗体、眼球捐献卡”,高声朗读“当我离去时,愿将爱留在人间!”的名言,使学生受到强烈震撼,学生从内心深处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物理教师和学生讨论人文与科学的关系,使学生们懂得一个道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师生共同学习爱因斯坦1948年7月写给国际知识界和平大会的信:“世界各国的知识分子和学者,肩负着历史重任,我们今天走到了一起……防止这些武器被用于野蛮的目的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学生体会到,没有科学的人文是苍白的,没有人文的科学是危险的。
学校的人文教育结出了丰硕果实,学生的人文素养有了显著提升。在学校的学代会上,学生代表提交的数百条“提案”,每一条都体现着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学生研究打工子弟学校存在的诸多问题,完成了一份两万多字、包含13个子课题的研究报告,并据此向北京市政府提出了六项建议。该活动获得北京市教委颁发的2012年“中学生社会实践挑战赛十佳”大奖。家长评价说:“学生展现出超越他们年龄的社会担当与使命感,真正做到了‘位卑未敢忘忧国’。”2013届学生农雨桐在其所写《改变》一文中表达了这样的理想:“你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人文情怀吗?我的答案一定是这个: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我对祖国和人民抱有强烈的爱;我爱中国文化的韵味,爱朴实、勤劳的中国人,但同时又对当下的种种不足觉得不满,希望探求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源。”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北京一零一中学校长郭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