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是一种味觉,也是一种感觉。
在餐桌上少有中华民族这样能吃苦的民族,而欧洲人嗜好甜味,所以餐桌上常见各种糕点,尤其是甜点。中国人倒不是喜爱苦味,只是对苦味的接受能力较强,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的便是我们的苦瓜。苦瓜味清苦,孩童对此接受能力较差,所以一般小孩子的通病就是对苦瓜避而远之。成年人不同,成年人喜爱苦瓜的清苦,我的母亲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夏天的苦瓜刚才上市,趁着新鲜劲,一顿清炒苦瓜,不仅祛暑,清苦的味道更是让人食欲大增,我倒觉得老一辈们爱吃苦瓜更有深意。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90982/38064fa873bd0b78.jpg)
当然老一辈们跟我们的生活条件自然无法比较,苦瓜是一种廉价的菜品,农村家家菜园庭院栽种着几株,成熟即可采摘,现摘现炒,起锅烧油,方便快捷,成本低。另一个原因就是无形显现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的精神,苦不仅是一种味觉,更是一种感觉,情感所在。他们吃的不止是苦瓜,更是一种情怀。记得那些受苦受累的日子,他们没有土地,仅靠着双手帮着地主缝皮袄,即使有土地,双手粘满泥泞,脸上布满沧桑,只有一部分粮食属于自己,连饭都吃不饱的时代,何谈高贵,何来情怀。那些苦难,一幕幕,一帧帧,像旧电影一般回放,仿佛还是昨日那般清贫的日子。
不仅如此,在我看来,中国人没有什么苦头不能吃。在没有鞋子的年代可以光脚走出遍地血迹,在战争年代可以忍受没有饭吃的饥饿,可以忍受被火生焚的痛苦,拥有着狼牙山五壮士跳崖的勇气,封建社会的女性更是得忍受裹脚后行走的锥心之痛,丈夫三妻四妾的割爱之痛,生病无药可治的痛苦,手术开刀无麻醉的苦……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90982/f11ed6fe9663663d.jpg)
不过还好,也算是苦尽甘来,终于迎来新中国的曙光,但是人总不是一直快乐,现代人有现代人的苦。
上学时为成绩而苦,我永远记得那些挑灯夜战的日子,那些吃饭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的日子,午休不敢多睡十分钟的日子。那时很苦吗?很苦。拖着疲惫进课堂,吃再多都不出肉,养肥的只有黑眼圈,很困却不敢睡,很累也不敢说的,的确很苦,身心俱疲。不苦吗?也不苦,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是这么过来的,熬过来后,感谢能吃苦的自己。后来为工作发愁,被买房困扰,有钱总想着更多的的钱,看着比自己有钱的人心里苦不一堪言,总被迫着去追求财富,失去自由。也有的人过着清贫的日子,精打细算地生活,关在囚牢,有些甚至赔上一辈子时光,因为他们没有信仰,只好赚钱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90982/e77ea2dae451f667.jpeg)
古人虽苦,但他们是有信仰的,所以不觉得是在吃苦,只知道心中信奉的礼教问心无愧,能有好归宿,。而现在的我们没有了信仰,所以什么都是苦的,无所热爱,无所心甘情愿。
如果你愿意去热爱生活,你会发现,人世虽苦,依偎也甜。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90982/5a04f781e16f480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