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带娃日记7之感悟

带娃日记7之感悟

作者: Ace思思 | 来源:发表于2020-10-29 02:52 被阅读0次

    最近在带娃上遇到很多挑战,发现,理论和实际操作完全是两回事。

    不得不感叹,孩子真的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一个理论可以百分百对应到每个孩子身上。

    今天在月湖雕塑公园玩跳跳云,有个比他大一岁的小哥哥,他呢总是喜欢去招惹对方,不是拍一下就是推一下。哥哥向他妈妈告状,“他打我,我不想和他玩了。”当时我是觉得有点惊讶的,在我看来那不是“打”,而是“碰”,就像成人在玩笑之时轻轻的拍一下对方的概念。我就在想,孩子对于“打”这个字到底是怎么理解的?我想应该是从孩子第一次无意识的“碰”别人,但家长说,“艾你不能打人”,于是他学会了碰等于打人。

    后来我观察到,小哥哥也推了他一下,大概是表示你走开。然后他就开始你一下我一下最后演变成了互相拍打。小哥哥的妈妈看到说,“艾你怎么能打弟弟,他是弟弟,你要让着他啊。”谁曾想他竟然也重复那位家长的话,“哼,我还小呢,你是哥哥,要让着我。”我简直哭笑不得。后来他们就走了。我就说,“弟弟怎么了?你是哥哥的时候,也没见你让着弟弟啊。”当时我就在想,这娃以后还得了,仗“弱”有理啊。其实,我知道,他不过是在模仿,从别人的语气中去判断,在当下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插播一句,在月湖的时候,他想玩捞鱼,旁边的老板娘一直在诱惑他,然后他就看看我看看阿姨,从我们的话术和语气中选择不玩。孩子是很机灵的,虽然他不能完全理解,但他能感受啊,他们的感受力比理解力强太多了。)

    类似的事情是第二次发生。

    第一次,在小侄女的家里,俩人抢玩具。老太太在旁边说,“姐姐,他是弟弟,而且他是客人啊,你给他玩一会。”然后他就理直气壮的重复说,“我是客人,我是客人。”于是我就问他,“你知道客人是什么意思吗?”他嬉皮笑脸。其实他压根就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从语气中判断“客人就是你要让着我”。我就告诉他,“客人就是要客气,你玩一下我玩一下,轮着玩,让着玩,客客气气的才叫客人。”我知道这是在给他建立信念。

    说到信念,我发现自己好像没植入过什么信念,包括主客礼仪,因为我知道,一味谦让也是一种意识的灌输,另外,在集体意识的教导下,谦让是有理由的。(可是,凭什么我大,我高,我是主人,就要谦让?)所以这个度实在难以把握,我又不想其他孩子哭闹,也不想自己孩子委屈。索性如果他不同意分享就不同意了,我就让其他孩子玩别的。就是在出现争夺的时候我确实会比较头疼,我说的最多的一句就是,“如果你都不分享,那就没有小朋友愿意和你一起玩了。”然后他就一脸天真的问我,“为什么呢?”我只能🤦‍♀️......你自己体验过就知道了。孩子是需要自己体验的,那次在小侄女家中出现冲突的时候,姐姐哭着说,“我不和你玩了!”然后转身就走了,原本冷傲的死不道歉竟立刻跟上去向姐姐道歉。因此我回过头想,干脆让他自己去体验,在一来一往中自己先趟一下。(再大一点,我想我就可以这么灌输了,不是因为你大,你高,你是主人所以才谦让,而是你本身就具有谦让的品质。这个品质实在是太棒了!这是财富啊,所以妈妈奖励你......利用愿望口袋来实现)

    所以我已经开始在种下“金钱”的种子了。在这点上,我真的要感谢家里的阿姨,每天早上我们去上班,他都会告诉小笼包,“爸爸妈妈去挣钱,才能给你买玩具啊。”或者说,“你才能去月湖玩,去游乐场玩,那里都是要钱的知道吗?”是的,这是一种信念,赚钱是为了......但与此同时,他知道了玩具是要钱的,去哪哪哪都是要花钱的。(信念不就是建立、打破、再建立吗?都是一个过程)

    所以,今天念念弟弟抢了他的滑板车他非常生气和伤心的时候我跟他说,“我们把念念的滑板车拿走,他不还给我们,我们也不还给他,然后把他的滑板车给卖了赚钱,赚钱呀!赚了钱你就可以买好多东西了是不是?你看哦,这个车好啊,你看它有亮灯,比我们车值钱,我们赚了。”然后他就一直在听我说,“嗯嗯嗯。”我继续转移注意力胡说八道,就当种种子了,“或者,我们待会跟他说,骑我的车可以,但是要付钱,一天100块钱租赁费,100块钱你就可以看2集汪汪队了。”他也就一脸懵B的听我说,直到念念姥姥的干预。我想,我继续忽悠他“发家致富”,应该还是可以抚平的,毕竟天天被催眠挣钱的重要性以及看汪汪队要付钱的概念,哈哈哈哈哈......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理论真是就只是理论,对于各种情况的发生,只能靠自己建立一套能够适合他的,他能接受的方式见招拆招了。

    还有,对于前两天面对大哥哥的“威胁”,他简直就是实力演绎“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我以为那是他应对突然伤害的反应,原来不过是他根本就没有这是伤害的信念,否则早哭了,他只是没有建立边界感(别人的是不能侵犯的)。但边界感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理论研讨给出的解释是,小年龄就是以自我为中心,边界感不强,直到6岁左右才开始渐渐明朗,但前提还是需要家长不断不断的去建立边界感。

    最后想说,各位亲爱的小伙伴们,我家是个彪悍娃,还请大家多担待,有不当的地方,还请谅解。毕竟咱都是头一次当妈做娃,还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谢谢你们的陪伴,小笼包爱你们,么么哒。


    Q&A:

    对于孩子“打人”这件事,我也想告诉更多的家长,“打人”是外在呈现出来的一种行为,那么在行为的背后是情绪,情绪背后是一种感受(帮助他说出自己的感受),感受背后有一个信念(这个针对稍大一点的孩子),信念背后是有某个意识。那么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先了解原因,再分析行为。我一般会采取两种做法,仅供参考:

    1.在刚要起手的时候就阻止,并告诉他,我知道你很生气,那就请你去打......(在这之前我已经灌输过生气的时候可以打什么......来宣泄情绪这个概念,比如我们打拳击打沙发等)

    2.没来得及阻止的,在受到攻击后我会转身离开,会告诉他这样的行为会让我感到很受伤。情绪过后,我们再来沟通。

    批评这个行为,同时告诉他很爱他。我为此很生气的是你这样的行为。需要不厌其烦的一次次把事情和人之间分开,这样,在引导的时候就可以这样问他,你是因为刚才发生......这件事感到很生气是吗?她会说是的。

    事情是事情,事情有解决办法。打人是打人,两回事,概念先区分。本身孩子的大脑前额叶皮质就发育不完全,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及行为是一件正常的事,以平常心看待。我们的反应才是关键,因为孩子会从我们的反应中提取信息。

    其实,绘本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哦。

    最后,给每一个妈妈一个爱的抱抱,我们都是足够好的妈妈,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接纳孩子。

              ——2020.10.29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带娃日记7之感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vbh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