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一个地方的饮食风味与习惯,肯定是隐藏着历史渊源与记忆的。
譬如南方的面食。江浙地区即便面食消费也很大,但是目前为止,还不是百姓的正餐食用。
其实到了岭南地区,面食就很少见了,大都是米线米粉为主。在人口流动大的大城市,新兴移民城市,或许还不明显;但是一些外来人员极少的县城小镇,要找一个面馆,还真不容易。
江浙地区有广泛的食用面食习惯,我想必定与历史上两晋时期、以及南宋时期的南渡必然有极大的关联。
麦子是旱地作物,在江南水乡,并不适合生长。
很多为内陆省份的朋友来江南地区的几个著名古镇,就觉得这是江南水乡的样子,只能说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而已。
我们现在看到的江南水乡,已经与历史上描述的大有不同。尤其近四十年来,土地改革,平整土地,城市扩张,工业住宅用地大量需求之后,地貌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
曾经星罗棋布的池塘、漊潭、港汊、湖泊、河流,已经大量消失。
江南地区,水天泽国,真正适合的,还是水稻。
我相信大部分的面食品种,最初,都出自北方、或者中原、西南地区。
但我以为,有一个品种或许是例外。那就是馄饨。
现在市面上的馄饨,分为大馄饨和小馄饨。
大馄饨形状规整,面皮比较厚实,本质与水饺差别不大;各地都有不同的称谓,岭南地区的云吞,川渝地区的抄手,都是。
这里特别的要说的就是那个小馄饨。包制小馄饨很奇特,用一个细长的竹签,捞一下肉馅。不管有没有捞到,竹签顶着面皮,随手捏一下,就算完成。
小馄饨包得好坏的一个标准是,里面得空,不能捏紧实,成了一个疙瘩。煮出来的小馄饨须得浮起透明状,里面有空泡。不然,属于水准大打折扣。
我记忆里,此前,本地没有大小馄饨之分。只有馄饨和蒸馄饨。所有人,所有的餐馆饮食店,说起馄饨,就是小馄饨;除非说是蒸馄饨。
以前本地的蒸馄饨,就是现在市面上常见的大馄饨,但是个头起码小一半以上。这种馄饨不是下水煮的。都是上蒸架,底下垫荷叶,芦苇叶,青菜叶。
虽然不曾考证,但我坚信,这种形式随意的小馄饨,很有可能是大馄饨这种食物传到江南之后,才发展出来的食物品种。
我们本地,对于包这种小馄饨有一句俚语:——捞得到捞个葱,捞不到捞个空”
这句话的意思,形容小馄饨肉馅少得可怜。包馄饨的肉馅里面是拌了葱花的。
小馄饨这种食物,无论是个头,肉馅的使用量,我都觉得太不北方了,太南方了……
距离我这个小城五十公里,有一个小镇,叫“善琏镇”。
听名字,外省人陌生。但提及文房四宝的湖笔,大概都至少有印象。
善琏镇属于浙江湖州地区。“湖笔”的名字,由此而来。其余三样,歙砚,宣纸,徽墨,都在现在安徽南部,古代的徽州地区。距离都不远,徽州地区与浙江、江苏交界。
善琏镇上有一样独特的食物——辣油馄饨。
杭嘉湖地区有馄饨,自然不稀奇,但稀奇的是有辣油这个调味品。
辣油这个调味品,不要说是在饮食清淡的杭嘉湖地区,就算靠近江西的,口味很辣的丽水、衢州地区,也是没有。
即便现在,寻常本地人家厨房里,你要找这个辣油的调味品,也是不容易。没有吃食辣油的习惯。
善琏的辣油馄饨,犹如天外飞来之物,尤显突兀。这里,必定有渊源。
据说,这湖笔还与秦代大将蒙恬有关。
据记载,当年蒙恬随始皇南巡,路过善琏,与当地一卜姓名香莲的女子结为夫妇,取羊毛,改良毛笔,书于帛,皆称为好。后来,始皇驾崩,蒙恬也遇害,其夫人回善琏老家,传制笔三技,湖笔业开始在当地兴旺。
我想,这个辣油馄饨的来源,或许与湖笔的制作工艺一样,与当年来自陕西的蒙恬,不无关系。
当然,真正辣油的来由,我也不甚了解,也没有考证。仅仅是我个人妄测。
这些年,我每年都开车去几次善琏小镇。
小镇上的蒙溪桥头,都晒着装笔的礼盒。一堆又一堆。善琏人毛笔做得好,馄饨也不赖。
这家叫"章记祖传辣油馄饨"的小店,门口案板上裹好的大小馄饨,很是勾引人的食欲。
老板也是老夫妇俩,开了一辈子馄饨店。那个专业,大抵就是读书时课文里说的"术业有专攻"了。
也只是这样的地处略显偏僻的小镇,还依稀可寻得几分旧时江南的市井气息,还有众多文字篇章里,江南人文的气息。
大馄饨与小馄饨 大馄饨与小馄饨 善琏的辣油小馄饨 不加辣油的小馄饨善琏小镇风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