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贫穷是最深刻的记忆。
父亲带我赶集,吃最便宜的卷粉。
旁边有人吃鸡肉,我总在咽口水。
我不敢看父亲的眼睛,因为,
我害怕看见坚强而无奈的泪水。
九岁。看到最纯净的瞳孔。
在山村,每个人都必须干活。
无论男人还是女人,
无论大人还是孩子。
为了偷懒,我努力装作爱好读书。
我的工作轻松,假期只管放牛。
父母不知道,可我放的牛知道。
牛的眼睛很美,瞳孔可以原谅一切。
包括一个孩子在生存时耍的滑头。
十四岁。居然用抽烟作为悲的借口。
我不是坏孩子,但我还是学会了抽烟。
我躲在厕所里大口大口的吸,
我只想缓解在异乡思念父母,
和想家的疼。
我越来越明白,除了读书,
我没有其他的道路。
十七岁。试着去理解现实是残酷的。
读了许多书,特别是《平凡的世界》。
通宵达旦看完后一直流泪,
多么希望孙少平与田晓霞的爱情,
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路遥先生对梦想的期望值和对现实世界
残酷性认知是何等矛盾啊,
那么可爱的女孩死了,
我有些偏执,我是农村娃,
从此不相信高大上的爱情。
二十二岁。在豪言壮语中尝试酒精。
昆明读书,经常性进入悲壮的自恋。
一直梦想自己无所不能,
自己是一把牛逼的钥匙,
可以打开未来世界的许多层次的锁。
当进入无法自圆其说的时候,
尝试与酒精交流。
屡战屡败。
二十四岁至今,表达变得非常简单。
不断反复证明自己的各种缺点,
并试图将这些东西染上色彩,
一次又一次的照亮前方的路,
厚着脸皮说这是诗和远方。
逝水流年,我只想记得过去的一些点。
至于过去的线和面,务必努力忘记。
如此,日子简单,柔和,不说脏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