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书时,大家肯定有自己的方法,自己的方法,有的对于自己有妙用,但有的却会引起误差。
记得在上个暑假,我去我舅妈家,舅妈的书柜上有很多书,有什么高尔基的童年呀,还是那些关于保育员的书籍。因为我前几天刚读完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虽然读得稀里糊涂的,这本书都没有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就一头雾水,这个情节朦朦胧胧的。
在舅妈家里,有好多深奥的书,我把自己装成一个博士似的,随便就拿起了一本书,“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竟然是余华的《活着》,刚听题目就感觉阴森森的,我赶紧放下这本书,拿起了书柜角落,一本名叫《狼牙》的书,这本书翻了翻内容还可以,于是就勉强的坐到了桌上去读。
读着读着,自己竟然慢慢的理解了起来。虽然人物很复杂,但起码文章中讲的什么还是清楚的。最重要的是,读完第一遍又读第二遍,读完第二遍又读第三遍,古人有云:“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虽然我没有读将近上百上千次,但是理解了这本书是特别重要的,尽管只看到了浅薄的一点,也要深深去挖掘,勇敢去探索。虽然这本书不是我这个年龄段应该读的,但读书总比没读书好吧,只要能学有所获,不辜负自己所费的时间,我觉得这样也是值得的。
我觉得:适当挑战艰深的阅读,收获的结果会超乎你的想象。可能是让你看见外面的世界,也可能是让你增长了一些学识,也可能是让你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总而言之,学会轻重阅读,直白浅薄的书籍会增强你的想象力,会让你愉快,而高深的书籍同样也会让你理解真实的那一层,体会不一样的感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