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由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走进婚姻的殿堂开始建立。
家的建立,意味着一段关系的建立。当我们在这段关系里的时候,我们彼此之间努力保护着这段关系的完整性和不受侵犯。
![](https://img.haomeiwen.com/i14828296/23a593fbe75483a8.jpg)
来自外界的侵犯,如歹徒入室,家庭成员自然会万众一心奋起反抗,这大约没有什么问题。
但问题是,小家的边界经常是被家庭成员自己侵犯了。我们却不为所知!
比如,一个丈夫在外面受了气,就回家骂妻子或者打孩子……
那就相当于让外界的情绪,间接的造成了家庭成员的情绪,那么这位丈夫就是属于引狼入室了。
为什么我们经常性且习惯性地把外界的情绪带到家里呢?
这是因为情绪具有“传递性”
情绪传递性的特点是,从较强的一个人传递较弱落的一个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14828296/470feaef490585ad.jpg)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踢猫效应”。这个心理学现象的原型故事是: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正在他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老板撞伤了。
情绪的传递性很多时候是在悄悄地侵犯我们家庭的关系。让家庭的成员之间不知不觉的就被情绪控制和裹挟。
那么应该如何运用情绪的这一特点。即不让他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又能够帮助到我们的生活呢?
这就要求父母尽量不要把工作上的不开心带回家,也要有意识的控制自己,别把自己糟糕的情绪发泄到弱小的孩子身上。
我的爱人在这一方面处理的就非常的好,他管理着几家公司,公司里每天的事情肯定特别多。但每次回到家之后从来不跟我们谈工作,也不会把工作上的情绪带回家。
有时候倒是我会提出他工作的辛苦。这时,他总会笑着说:“作为管理者,就是这个样子,总是有你操心和烦的时候。这正好也代表着工作在持续不断地进行着。当一个公司都没有问题的时候,恰好是这个公司最有问题的时候。”
他的轻描淡写,反而让我们更能够去理解他工作的幸苦。也让彼此更加珍惜在一起的时光。
因为爱人的情绪平稳,使得他整个人显得非常稳重。两个女儿很喜欢跟他在一起玩。每天中午回来吃饭时,小女儿总是会在门口迎接他。大女儿总是在他吃完午饭之后,黏着要他给她讲故事。
除了不把这个情绪带回家之外。我们还可以正向运用情绪的这个特点,比如孩子情绪比较低落时,父母可以向孩子展现自己的积极乐观,这样就会把积极乐观的情绪传递给孩子。
有一次女儿的语文考试,考砸了原本都是90分以上的她,这次只考了88分。因此一回到家就整个人闷闷不乐的,放下书包就冲进房间,当我要敲门进去的时候就听到女儿在里面的哭泣声。大约十几分钟后,女儿主动找我说明了原因。“这次的语文考试只有88分。自己很难受。”
我说:“有情绪知道及时通过哭的方式排解出来,宝贝你做的很好。我们每一个人在做事情时,偶尔会有出现失误的时候。当问题出现的我们应该要了解一下这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那么下次就不会再犯类似的错了。就像妈妈昨天在煮饭的时候,竟然把饭给煮糊了。你看妈妈煮饭这么多年了,都会出现这样的失误,何况是宝贝一次考试的失误。”
当我这样去说的时候,孩子立即破涕为笑起来。
当一个家庭成员都能够做到“公私分明”,那么这种将环境弄得“分明”的状况,实际上就是一种内心有序的外在表现。
一个人的内心安宁了,一个家自然就安宁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