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文学看的不多,这本书就血淋淋地展开了背着“切尔诺贝利人”这个标签的人们怎么举步维艰,跌跌撞撞的生活着,他们的死亡,生存,爱情,还有细碎的生活,所有的疑惑,诉说,悲哀,还有一幕幕悲剧。
切尔诺贝利,已经逐渐被人淡忘的名字,是几代人承受辛酸符号。“切尔诺贝利人”他们背负着一生都抹不去的伤痛, 他们的遭遇和生活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被人避而不谈的隐晦。漠不关心的冷漠,不肯正视的无奈。
最开始有个姑娘说我知道没人关心我的爱情和死亡,但我想谈谈爱情,她的丈夫是个寻常的救火队员,最开始核电站爆炸,政府隐瞒了一切,他们以为是寻常的任务。然而丈夫变成了巨大的辐射堆,她要哭着喊着被人视为疯子才能靠近他,抱着死的不顾一切的心拥抱他,也用被他人视为疯子的心态生下了孩子,毫无疑问的,孩子有先天缺陷。
切尔诺贝利人再也不能谈爱情,所有的爱情都中止于你是切尔诺贝利人。一场劫难,他们是默默买单的人,远离故乡,一晃几十年,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正常地拥抱爱人变成了奢侈。
看到切尔诺贝利的政府等着上级,上级等着州政府的命令。州政府等着总政府的命令。权力链,层层相扣,谎言和欺骗,拖沓和不愿意负责。剩下的就是这一个巨大群体里的一个又一个的悲剧。
看到有书评说:大灾难中,行将解体的权力机构靠着惯性勉强运行,个体的灾难、信仰危机与民族强烈的英雄主义倾向结合在一起,极为沉重悲壮。
当时看侣行,讲到切尔诺贝利,斌斌说当时,时局紧张动荡。所以隐瞒真相。
书里面这段让我看的心惊肉跳:
切尔诺贝利又称核的博物馆。
在那里,人被要求疏散,被迫离开自己的住宅,衣服鞋帽要求反复清洗,罐头、火腿、牛奶等日常食品告知不能食用,牛成群结队的在街上行走,扬起的灰尘是辐射。
集体农庄制度下土地也要挖去肥沃的表土层,土豆、豌豆等不能收获,老农民们不懂,从事农耕劳作是他们的使命,政府也不解释,只是一味的强令禁止。政府是怕吧,怕引起惶恐却不能安抚。
试想一下,如果切尔诺贝利发生在你身边会如何?全世界都会对切尔诺贝利好奇,因为不了解所以好奇却不在乎这触及别人伤痛;报纸甚至用花哨的标题只为卖的好销量;政府派的军队用高昂的工资作为回报,有人死亡,有人伤残。
这是战争,原子战争,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悄无声息缠住胎儿,先天性畸形,死胎。他们叫切尔诺贝利孩子,当孩子们谈论死亡本身就是一件充满悲剧色彩的事。
辐射像是刻在他们身上的烙印,这代人,下代人,不知道烙印什么时候消失。
相当于400颗投放在广岛的原子弹
切尔诺贝利将彻底消失,这块土地再也不能生存。
很敬佩这本书的作者,也明白拿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那样的政治环境,写出这样的书,实在是充满勇气。
这本书只是想记录灾难,忘记历史是背叛,也是罪责。
对于核发展,我没有多少见解。
可是每次看到核泄漏核爆炸, 因此改变生命轨迹的这些人。就会很想有个人告诉自己,到底我们为什么要这样走?切尔诺贝利像一个深渊埋葬着人们的孤独,绝望。记录悲剧苦难的初衷难道不是为了不要忘记吗?不要忘记的理由难道不是避免这样的苦难再次发生吗?
网友评论